每个人都值得被祝福

有幸参加NLP执行课程中的“出生游戏”体验课,用学友的话说就是重新投胎:跟着导师的语音引导,想象自己是一个十个月即将出生的婴儿,通过由两排同学构成的产道,闭上眼睛接受每个人的欢迎和祝福,最终由产道尽头的接生婆热情拥抱降生。

起初为别人的出生做祝福加持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抽离的,就像是在角色扮演,按照自己的出场顺序,准备好表情,在适当的时机把台词说出来:“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你是最棒的,我们都爱你,祝福你!”直到自己走在产道中。

在这样一个充满祝福的过程里,以为自己最先感受到的是喜悦,却是惶恐。仿佛重新找到了出生时那一声清脆的哭声里所蕴含的情绪。没出生之前,这个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自顾自地生长着,舒适而温暖,一朝美梦被搅扰,不得已被带离,不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我的意识告诉我自己在何时何地,安慰自己想要尽情沉浸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全身心接受大家的祝福。行动却惶惑而着急,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完这个旅程。眼睛闭得并不踏实。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内在小孩,她是你过去创伤记忆的投射,永远地停留在了你受到创伤的年纪和现场,因此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容易害怕与焦虑的,需要加以照顾及抚慰,帮助内在小孩长大。 如果每个人心理都有这样一个内在小孩,那么我相信我们最底层的害怕和焦虑就来自于与母体的第一次分离。从此踏上孤独而漫长的旅程,学习如何获得母亲的关注获取滋养,也要学习如何面对每次的拥抱和分离。而我们就是在与母亲的不断互动中学习如何和父亲、和这个世界相处。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创伤,学心理学有一个误区就是把所有的负面能量归结到原生家庭,其实没有绝对完美的父母,当我们作为一个生命第一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殊不知我们完全依靠的父母也是第一次承担父母的角色,和你一样是个练习生,甚至比你还惊慌失措。相对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我更认同阿德勒的“目的论”,就是事情发生了,我们不一味找寻童年创伤来验证,而是从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方向去努力调整。

那么,我们来到这世界上是为了什么?追寻什么意义?带着怎样的使命?“活在当下”和“向死而生”等概念都能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可是为什么不能是因为爱呢?这次的出生游戏让我有机会假想自己是如何带着父母和亲友的祝福降生的。名字就是最好的证明,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是父母字斟句酌推敲来的,带着无限的美好期待。尽管也会吐槽“名字太难听,总被同学取外号”、“全国居然有这么多和我重名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父母眼中口中,无论别人家的孩子多少优秀,都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可惜的是他们并不善于表达。多少人拼搏一生换来的功成名就,都不过是为了换取父母的一句:“你是最棒的,我们都爱你。”如果留心的话,早该从父母爱你的方式中明白自己是被爱和祝福的,遗憾的是我们在不断强烈的欲望和索取中早已忘了如何无条件付出。不然是不是,我们早已不用通过这个游戏借别人之口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我们都爱你!

寻求被爱被认可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让自己内心丰富的方式,除了全身心接受这个世界的祝福和善意,还有真诚给予。不是为了利益互换,不是为了阿谀奉承,不是因为愧疚不安,而是发自内心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告诉他:你真棒,我很喜欢和你在一起!恩,其实如果是发自内心的,不管怎样克制你也都会表现出来的……

活动中遇到一个热心公益的伙伴,他今年的目标是希望用心理学的方式为贫困小朋友提供心理援助。祝福他成功。我也会继续努力进修心理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达成曾经答应母亲的,用心理学的工具来帮助更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人都值得被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