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

        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之演说》中告诫各位学子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不能平时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这篇演说发表于1917年,百年之后的今天,这样的告诫之语仍然匡正时弊,振聋发聩!

        每每到了考完试该出成绩的时候,学生自是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考了一个什么样的分数,其焦急的背后无外乎想用成绩给父母一个交待,考好了,自是前一段时间认认真真学习了,考不好,则有多个理由来搪塞。其实成绩的高低只能说明这张试卷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你掌握得好还是不好,至于这门课你到底学得咋样?每一个学习者心里都像明镜一样,与考不考试没多大关系。

        更有甚者,为了试卷上的几分,要在办公室和老师理论半天,如不和他意,摔门而去,全然不顾老师辛辛苦苦教他一学期的情份。当然这与老师过于注重分数有关,但多一两分,学生的能力就高了?知识掌握的就好?

        记得刚工作时,按要求不能给学生呈现分数,只能呈现等级,本来很好的一件事,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这等级分不清道不明,渐渐没人愿意看了,原回到了老路上。

        考试按其目的应该分检测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我们平常的期中期末考试应属于检测性考试,其主要作用应该是给老师一个教的情况的反馈。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公众号上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他在丹麦的一所学校考察时,那儿的老师说到他们的考试和学生没有关系。

        那位老师的原话是:“我们之所以要考试,仅仅是通过学生的试卷来了解我们老师哪些地方把学生教懂了,而哪些地方学生还没懂。打个比方,同一次考试,一个学生得了100分,另一个学生只得了20分。通过试卷,我明白了,对这个得100分的学生来说,我的指导是成功的,因为他掌握了全部知识;而对另一个得20分的学生呢,我的教学完全失败,因为我对他的指导基本是无效的。这就提醒我,下一步要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他,研究他,对他进行更富针对性的有效指导。这就是考试对教师的意义。”这样的教育思想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眼下的实际工作中,虽不能关注每一个,但能关注一两个,用考试成绩检验教的有效性,这就是不一样的教育。

        选拔性考试如中考、高考等,这样的考试是为高一级的学校选拔人才,暂不论这样的方式能选择出多少人才?但近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算是在积极变革,为推进高考改革和科学选才做出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