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评比与家访

1.以小组活动取代小组评比

不搞小组评比,照样可以管理小组,管理未必非要通过评比排队这种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

没有评比,如何增加小组的凝聚力?

最好的办法是搞活动。共同的活动是凝聚人心最好的办法,比评比强多了。评比在凝聚人心的同时也在撕裂它。小组活动有游戏型的,有学习型的,优点是没有行政色彩,不是为了完成某种行政任务。

2.关于家访

王老师说的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习惯被人推着走了,整个体制就这样从小训练人的,教师推着学生走,教师同时被领导推着走,这是比较可悲的一件事。

安排去家访,就最好把它变成一个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机会。

这种家访,应了解什么?应注意什么?

少说多听,千万不要发议论,不要乘机告状,也不要违心地夸奖孩子,更不可教训家长,或给家长布置任务;正相反。要多问问家长和孩子对学校有什么要求,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特别需要照顾的地方。这种家访的中心任务不是宣讲,而是调查。
应注意家庭的结构、经济情况、家长职业、婚姻状况,孩子从小跟谁长大的、小学和幼儿园表现如何、在家如何谈论学校生活,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注意家庭的道德氛围、知识氛围和心理氛围。教师与家长谈话时,要不要孩子参与,应由他们自己决定。如果孩子也在场,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表情互动,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注意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房间,如果有,看看里面,对了解孩子性格爱好会有好处。
我赞成家访,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对开阔教师眼界很有好处,只是不要搞的太累了,时间上不要安排得太紧。

遇到“逆向告状”(家长向教师告学生的状)怎么办?

教师当时不要表态,听着就是了。回到学校,询问一下学生,家长说的是否属实,如果基本属实,那就劝一劝孩子:在家里面也要注意自己的表现。注意,劝劝而已,不要给孩子造成教师和家长结成联合阵线“整”他的感觉,再说教师不宜太多干预人家家庭内部的事情。
教师生活很封闭,因此对社会的复杂性和变化了解很少,常脱离实际,这正是工作做不好的重要原因。而家访,其主要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地解决自己班级的管理问题,而是让教师了解社会,这是一种社会调查。如果你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你永远也不明白教育究竟是怎么回事。

听句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后我要认真对待家访。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小组评比与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