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愚公移山》

重读《愚公移山》,你会有什么样的新的思考,很显然,以下观点很值得推崇:

愚公pk智叟,你支持谁?

第一种,赞扬愚公,赞扬他面对灾难或困难,迎难而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大无畏精神,赞扬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愚公精神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康健的、积极的精神。它吹响了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号角,理所当然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第二种,肯定智叟,肯定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智叟嘲笑愚公,“以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回答说:“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这个顶针修辞手法很好,但推断并不成立。首先,沧海桑田,世事多变,愚公并不能保证山不加高;其次,愚公并不能保证自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再次,就算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不能保证他们都能和愚公唱“同一首歌”。最后,从结果来看,愚公也并非通过自己的力量移走了太行王屋山。这实际上从侧面说明了愚公移山的不可行。

第三种,一分为二的看待愚公和智叟,既肯定愚公身上的这种精神,大智若愚,直面困难,不屈不挠。但又要批评愚公以为通过子子孙孙的努力,就真可以搬走大山的愚不可及。对智叟而言,既要看到智叟面对大山的理性思考,直面现实的态度,也要批评他在困难面前息事宁人,无所作为的消极无为。也就是说,从感情上我们赞扬愚公,从理智上我们又不得不同意智叟。从战略上我们同意愚公,但在战术上我们又不得不认可智叟。

如果真要移山的话,那为什么不搬家呢?

搬家Pk移山,哪一种更好?

愚公究竟该不该移山,得看愚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远古时代的中国人,有一种土地崇拜,具有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思想。除非实在活不下去,他们是不可能背井离乡的。而愚公不过“惩山北之塞”而已,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搬家。在这种前提下,愚公只能采取移山的方式,尽管悲壮,但却令人尊敬。

如果放在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时代,放在一个计较付出和所得的效益时代,愚公移山自然是得不偿失,他确乎应该走出大山,干出一番大业。搬家显得比移山轻巧、实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不能忽略,愚公搬家是为自己,移山主观上是为自己,客观上却是为他人,为大众。两者在精神境界上不能同日而语。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勤劳PK智慧,你更赞成哪一种?

一个故事被视为经典或者神话,它一定是揭示了人类深厚的集体无意识中的某一原型,它一定是人类灵魂或者集体智慧的一个高度浓缩的“原始意象”,并在长期的发展中,最终转化为民族心理。那么,《愚公移山》这个寓言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说愚公代表的是勤劳,那么智叟代表的是智慧。《愚公移山》呈现的实际上是人们对勤劳和智慧的态度。

列子所处的战国前期,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人类刚刚进入铁器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聪明”在社会生活与个体生存中的价值,是远远低于“勤劳”这一品质的;况且从教育孩子这个角度看,强调由遗传决定的“聪明”,当然不如强调可以后天培养的“勤劳”更有实际的意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直至今天,我们还在倡导“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勤天下无难事”“天道酬勤”等观点。

所以,《愚公移山》,实质上就是情商胜过智商的一场较量,这种“扬勤抑智”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或者说集体人格。

愚公移山PK老人与海,更喜欢哪一个?

代表海洋文明的圣地亚哥,与代表陆地文明的愚公,成为东西方文明中各自的典型形象。他们所构成的“原型批判”,更加雄辩地说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每个生命无非是一场移山之旅。

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生要解决三大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为何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问题;二是人与人的矛盾,即人际关系的协调问题;三是人个体心理的矛盾,即人自身的超脱问题。由第一个矛盾而诞生西方的科学文化,由第二个矛盾而形成东方的人文文化,由第三个矛盾而形成印度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在解决不同的矛盾中各有独特的作用。

今天的眼光看来,愚公移山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已经并不重要,我们更加看重的是故事本身强大的象征意义,愚公移山的故事所蕴涵的精神寓意是非常丰富的,充满了悲壮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20世纪初,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愚公就是一个拼命硬干的人,他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毋庸置疑,经典的就是民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论《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