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共读days 21

BOOK 1:《当下的力量》 days 4    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2

前面读到“开悟最大的障碍是向思维认同,所以通过觉察思维,将自己从大脑中解放出来。”

今天继续来读“如何超越你的思维,以及情绪与思维的关系(情绪: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01 超越你的思维

想要超越思维,得先了解思维创造的“小我”的运作方式

“小我”,是你在你个人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脑海中勾勒出的自己的形象,这个形象并不真实,且它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存活。

对于它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它尽力使过去发生的事情复活,因为如果没有过去,你将会是谁?它还不断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它能继续存活,并且在未来寻找某种慰藉或满足。

如果能够意识到“小我”这种不能专注于当下的模式,想要跳出思维的桎梏,好像就没那么困难。

这里不禁想到了“内耗”一词。

内耗的产生,可以理解为脑袋里的思维活动分为正反两派,正面一派主张主动、积极向上,反面一派则以过去的经验来评断当下,对未来有诸多担忧。二者争执不下,平白损耗了前进的动力。

减少内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思维拉回到当下,着手做当下可以做的事情。不愧过去,不畏将来。

这也是在有意识的使用思维。这种情况下做事情,效率会更高。

关于高效这一点,想起了最日常的一个例子:做家务。

当意念不集中的时候,我会在开始前想着要不要先放个音乐?等音乐弥漫房间,我开始收拾桌子上的杂物,看到杯子放在那里,又想:恩,我今天还没喝水呢,得多补充点水分。于是,又跑去烧水……

如此反复,会发现时间溜的贼快,而我的家务却没做多少。

但当我在打扫卫生注意力可以集中时,整个房间全部整理完也用不了1小时,余下的时间还可以悠哉乐哉的安排其他事项。

我想,这也和《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中哈福艾克说的:“你所关注的事情会扩大”是一样的,当注意力集中于一点时,宇宙都会来帮你。


02 情绪: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我们的身体是个复杂的机器,单看“一个长度只有1/1000英寸的人类细胞,它的DNA里包含的指令足以填满1000本每本有600页的书”就可见一斑。

那情绪与思维又有什么关系呢?---“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一下子就产生了被击中的感觉。

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身体是实物,是大脑运作的载体,正面的、负面的想法,在身体层面都会有所反应。或许这也是内观时葛印卡老师指导大家扫描身体的秘密所在。

同时也回想起家排课做个案时,有些肥胖的同学,当通过疗愈与内在的愤怒和解以后,过段时间再见到他,发现他瘦了不少。

原来,这些都是思维作用于身体上的印证。

《生命的重建》里也有关于情绪对应的身体疼痛的记录。或许,当身体再出现不舒服时,真的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

去觉察身体的哪部分不舒服?进而觉察情绪,但是不要进行分析,观察就可以了。


其实带着觉察时,情绪本身是可视的,我们只是还没学会如何去表达它。另外当情绪来临时,因为思维的介入,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

就如同在孩子开学第一天,他的主科老师都换了个遍。放学接到他时他便开始喋喋不休,满嘴没有一件能让他开心的事。

我只是听着,便能感受到内在有不爽的情绪出来,认为这孩子怎么这么多怨言,这么大了适应能力还这么差。我急切地想逃离这种负压。

随着孩子的抱怨,这种想要逃离的感受越强,大脑告诉我:当下我需要的是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而实际上,还有一个“孩子怎么如此丧”的评判存在。

最终,自己还是成了思维的奴隶,讲出了带有“评判”的话语,孩子扭头便离开。

整个过程,我既没有接住孩子的不爽,也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恼怒,还因为孩子离开时我有未讲的“道理”,觉得喉咙处是堵的。

如果可以倒带,我先做的动作是深呼吸,把意识拉回到身体层面,去感受情绪升起的那个当下身体内部的反应,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这也是“痛苦之身”吧。

明天开始研究摆脱痛苦的途径。

晚安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下的力量》: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