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宾小酱
如果在一节初中课堂上,老师问:“知道王安石是谁吗?”孩子们肯定会回答:“他是《梅花》《元日》的作者,一位大诗人。”“他是《伤仲永》的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的,都没错,但是那只是他的副业,或者说是考取功名的必经之路,但是绝不是他的事业。翻开宋朝历史,对王安石的介绍是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改革家?你是不是会有许多问号?因为“XX家”这个名号不得了,仅仅当个大官不能称之为“政治家”,仅仅搞个运动也没法称为“改革家”,王安石这么多“家”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其几起几落的仕途说起。
01 少年得志
王安石从小就是神童,就像他笔下《伤仲永》里面的男主一样,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后来,他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写出来的文章也不再那么青涩,立论日趋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16岁,他随父进京,以文会友,被当时颇有名气的曾巩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当时已经名满京城,正在和范仲淹一直呼吁改革。
21岁,王安石考取进士第四名,当上了淮南节度判官,相当于省委里面一个中层干部。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30岁,王安石任舒州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由于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相当于市委书记」,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人生的前半段,王安石可以说顺风顺水,不仅有多位重臣赏识他,连几任皇帝都知道有这么号人物,他甚至还几次拒绝升官。
02 欲图改革
所有儒家学子都崇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目标,在王安石不断深入了解民情、深入接触北宋政局之后,内忧外患让他夜不能寐。
嘉祐三年,37岁的王安石进京述职,写了一篇上万字的奏折--《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奏折总结了王安石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问题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也许是文章太长,仁宗没有仔细看;也许是措辞太直接,仁宗皇帝接爱不了,反正最终这奏折就石沉大海,没有消息了。
王安石兴奋进谏,失兴而归。从此,他对朝廷失望,拒不出仕,宋仁宗、宋英宗两位皇帝面子都没给,因为在王安石看来,既然不让他改革,宋朝的衰败是迟早的,他出仕也没有任何意义。
直到宋神宗继位。
03 熙宁变法
宋神宗很器重他,一即位就起用已经46岁的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没多久就提升为翰林学士兼侍讲,这位置不得了,宋朝的宰相许多都是从这个位置一步一步干上去的。
要了解改革还要说说当时北宋朝廷的处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宋朝是怎么来的?是在五代十国那个兵变常态化的历史中走出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是陈桥兵驿“皇袍加身”夺的帝位,所以宋朝建国最怕的就是执掌军权的武将和制霸一方的文官。所以宋朝官制就一个很明显的特点--牵制,军队用文官当长官,或者时不时地把军队换个地方,牵制一线带兵人;地方长官分权,再设监督员,互相掣肘。这样,宋朝廷是安全了,可是这也埋下宋朝灭亡的祸根--官员冗余,军力不振。所以宋朝的官员是光明正大的吃空饷,宋朝的军队是顺风顺水的打败仗。
到了宋神宗时期,内外矛盾暴露越来越激烈,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神宗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初看这名字,以为是夸赞宋朝百年来的历史的,但是这一次王安石同样是抨击宋朝制度的,只不过寓贬于褒,口气委婉些,说明这二十年的磨砺确实磨掉了他不少棱角啊。但是他初心未改,在奏折中王安石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21岁的神宗和48岁的王安石一拍即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权负责变法事宜。同时调整了人事安排,组成新的执政班子。变法措施大概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随后新法逐渐出台。
新法内容涵盖各行各业,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武器监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等等。
变法初期,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一些喜人的成效,官员冗余问题大大缓解,国库充裕,军力壮大,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
04 变法难产
但是自古以来,变法者从来都是遭人诟病的对象,因为变法变法,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政治格局,把分好的蛋糕重新分一遍,这必然得罪既得利益者,所以一般变法要么流于形式、无疾而终,要么人人得而诛之,自商鞅起代代变法者大都逃不开这两种命运。
新法一颁布,朝廷众臣就开始大骂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鄙老成为因循,弃公论为流俗”。
在朝议纷纷面前,王安石不为所动,喊出了“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三不足的口号,
神宗也很给力,不仅在言论上力挺王安石,提拔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还把一些激进的反对派贬职的贬职、罢官的罢官,其中还包括曾经力荐王安石的欧阳修和文彦博,不知道他们在被神宗贬谪的时候,对这们曾经欣赏的“才子”作何感想?
熙宁新法虽得到赵顼的鼎力支持,但实行起来举步维艰,由于新法在多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此,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这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古语有云“头发长见识短,容易被忽悠”,正是这三位女人在神宗去世后立即叫停变法的」。同时由于新法本身也存在许多缺点,所以也遭到了一些正直的大臣的反对,苏辙、韩琦、司马光都在反对之列。神宗的思想也开始犹疑起来。保守大臣们反对新法,王安石早有思想准备,但是改革派内部分裂,给王安石的打击是格外沉重的。
列宁曾说过,“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最从内部被攻破的”,内部心不合,让君臣猜疑,蜜月期一过,反对派就开始反扑了,王安石只得两次罢相,加上儿子壮年而逝让他更是心力交瘁,不得不辞官休养,这一走便再也没进过朝堂。
但是神宗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并没有变,他从后台走向前台,一边安抚守旧派的大臣,启用曾被罢退降职的旧派人物吕公著、冯京、孙固等,一边坚持改革,以平衡新派、旧派的力量。终因对西夏的战事失利这最后一要稻草压得他再也起不来,年仅38岁就驾崩了「变法靠他一人苦苦支持,神宗皇帝几乎可以说是活活累死、郁闷死的」,变法也宣告失败。
但是变法的一系列措施仍然沿用了下去,神宗之子宋哲宗亲政后就逐步改良新法,并一直延用至宋亡。
自古对王安石的评论都莫衷一是,但是他对宋朝的制度改革居功至伟,他的变法对整个中华历史影响巨大,无论元、明、清哪个朝代,都从他的变法中汲取了营养,统治者都开始注意把握好分权和集权的分寸,避免了重蹈宋朝国虚兵弱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