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中来 到关联中去

“现在的学生,怎么教啊?教数学很无聊。”身旁的工作的老师时常哀叹道。“我怎么发现越来越不会教了。”相处多年的同组老师时常感叹。“老师,我不喜欢数学课。”孩子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声音。是的,这些时常萦绕耳边,深有同感,从教多年的老师们面对新时代的孩子,还在守着那个经验前行,已经严重不合拍。新教师们,自己在授课的过程中,都觉得没有啥可教,孩子们似乎提前都能剧透,无聊至极,何谈其它。孩子们在老师们生拉硬拽的灌输下,已没有了兴趣。这就是现状。

手捧数学课本,心中困惑重重,如何破冰?就在茫茫然努力寻找问题的症结之时,新课标落地犹如一声惊雷,在学校教科室徐主任的引领与指导下,敲醒困惑迷茫的我,我在数学教学践行中,以内容为逻辑,以结构为主线,从三个方面赋能新课堂。

—. 深入文本去,需苦练咬文嚼字功

新课标中指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的经验,从而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积累语言是基础,运用语言是终极目标。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而积累语言的前提是明白懂得,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带领孩子们“咬文嚼字”。例如在七上第一课散文《春》这一课,怎么咬,怎么嚼的透呢?设置三节课,慢慢品,任务一:找出这篇文章中描绘了春天哪些景物。活动1:自己找。活动2:小组两人互通有无。活动3:全班按顺序分享,其他组补充,不能重复。任务二: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出原因(赏析)。活动3:全班自由分享,其他组补充,不能重复。老师点拨指导,学生每分析一处,就提炼一个角度。最后黑板提炼出十大赏析角度:①修辞(反复、排比、比喻)。②感官(嗅觉、味觉、触觉——风:妈妈的手抚摸着你、听觉——风:鸟儿、牧童的短笛、视觉)。③层次(由远及近,由上到下)。④虚实结合(花的描写,由花到果)。⑤动静结合(雨的描写)。⑥形容词、动词(钻、多)。⑦叠词(嫩嫩的、绿绿的)。⑧联想想象(花的描写,由花到果)。⑨整体(总—分)到局部(第二段总写:一切、山、水、太阳;后面分别从草、花、风、雨、人)。⑩直接、间接(正侧结合):花——蜜蜂、蝴蝶。就这样一个词一个句的品悟,不用担心时间,慢慢来,孩子们咀嚼之后,才能咂摸出语文的味道。孩子们的心目中春的模样才精彩。所以只有吃透,才能运用。

二.活从实践来,需灵动有创新

新课标中“实践”是个高频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只有在品透文字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可以用“死去活来”形容。需要创设情境,通过实践体验动起来,孩子们才能鲜活。活动还在于有创意,灵活开展,孩子们才有兴致和收获。

例如七上第一单元,为了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我在公众号上开辟了班级史记专栏,目的让孩子们学会观察,记录美好,从而爱上学校班级生活,在不经意间爱上写作。为了让孩子敢于说话,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一直在继续,孩子们由开始的不敢说话,到现在落落大方,这正是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爱上古诗词,我们开展了唱诗词比赛,朗诵比赛,画画猜诗等系列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有梦想,我开展青春有梦,种下梦想,我有一个梦征文等系列活动。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我们举行了演讲比赛,争做小能手,我是小当家等活动。孩子们在多彩活动中找回自信快乐,在活动中阳光健康的成长!

三.素养恒久远,唯热爱可抵达

心素养是高楼大厦,我们每一节语文课就是要见砂石,这样才有建成大厦的基石。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在语文这条道路上,我们还需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用满腔热忱,愿与孩子共成长。

新课标犹如石,敲出星星之火;新课标犹如灯,照亮前行的路;新课标犹如路,引导我走向康庄大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结构中来 到关联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