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力量》读书笔记

当代社会让很多人都变得一味追求速度和高效,变得急功近利了起来:看视频要倍速播放;旅行要规定自己每天必须打卡几个景点;休息时看场电影还特别焦虑,要在脑中记挂着工作,生怕浪费了时间;哪怕在节假日,也要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凑。

钱不够多、时间不够多、房子不够多……这种种的不够总是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焦虑与不安。

如果一切都考虑效率,我们反而会失去很多珍贵的体验和感受。而大多数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扰,其实就是源于无法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好好相处。

问问自己,你上一次欣赏星空、感受鸟语花香、或是静静地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如果你已经想不起来,不妨试着现在慢下来,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空旷的空间,也许会过得更加惬意自在。

01

我们需要谋生,但也需要生活

有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滑雪的经历。

他说自己刚开始学习滑雪时觉得特别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脚吗?

于是他穿上滑雪板,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因为根本不知道怎样保持平衡,怎样及时停止,一路摔了很多跟头,弄得鼻青脸肿。

最后,他花了一周时间反复练习怎样在雪地和斜坡上停下来,终于学会了停止、滑行、再停止、再滑行。

这时,他才算真正学会了滑雪,可以勇敢地从山顶高速滑到山脚了。

生活也是一样的,慢下来,停下来,都是为了更好地加速前进。

当然,你也不要觉得放慢生活的节奏,就意味着慵懒或是会被别人赶超。

慢下来,不仅是为了让生活保持平衡,张弛有度,也是为了你下一次更好的出发。

也许你会说:我也想慢下来,但现实条件不允许。

但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懂得适时停止的人,才懂得如何前进。

02

安静的力量能让我们接受一个真实完整的自己

叔本华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小心行事。比如,为了扮演好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的角色,压抑真实的自己。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少人还都习惯做老好人。

他们希望大家喜欢自己,于是不断地讨好别人,不断地自己的涂抹棱角,逐渐活成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知名作家蒋方舟也曾是一个老好人。年少成名的她,总是和一些比自己年长的资深人士打交道。

虽然有时她觉得对方的想法错得离谱,但她不敢当面反驳,只会毕恭毕敬地说:“老师,您的建议太棒了。”

恋爱时,害怕男友不开心,蒋方舟也从来不会表露自己内心的不满。

和朋友们相处时,蒋方舟也总是随大流,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没事,我都可以。”

后来蒋方舟独自去日本生活了一年,简单的生活、每日的冥想让她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

她开始重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并停止讨好任何人。她发现不讨好别人,可以让自己更舒服地和别人相处,活得更轻松自在。

蒋方舟的状态并不是个例,这种状态存在于很多人的身上。

如果在生活中,你发现别人的想法和你不同,也要试着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别害怕因此得罪别人;

如果别人请你帮忙,但它超出你的能力范围,那就大胆拒绝,别因此觉得难为情。

作家三毛曾说过:当别人找你帮忙时,他的心里早就有两个答案了,无论你给他哪个答案,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所以别害怕拒绝别人。

除了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发声,你还要学会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完美的自己。

很多人都只愿意接受自己的优点,却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完美人设,可如果你把目标定位成完美时,你就很难喜欢上自己。

你会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不好,也因此承受莫须有的压力。

没有人可以是完美的,因为完美也意味着停滞不前,难以改变。

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一直成长,不断地用安静的力量为自己赋能。

03

怎样获得安静的力量

第一种方法:每天做10分钟的冥想。

很多人刚开始练习冥想时,思绪会非常混乱,可能刚坐下几秒钟,就立刻想到自己等下要做的事情,比如谁的微信还没回复,哪个文档还没做好等等。

这时候,如果你能坚持下来,没有起身去做别的事情,那么你离止境就更近了一步。

当然,冥想时也不要刻意去保持某种人为的心理状态。

你要顺其自然,让心灵在自然状态下安定下来,不受日常琐事的干扰。

你可以平静地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争执、评价、负担、故事”,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冥想呢?

首先,你要找个地方坐下来,让自己保持一种舒适的状态。

你要确保自己在冥想时,不会被别人打扰。

注意,你要让自己的手机保持静音。

接着,你要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气,然后慢慢地闭上双眼。

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留意每次呼吸带给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缓缓地数一下自己的呼吸次数,吸一次气数1,呼一次气数2,一直数到10。这个过程可以重复5到10次。

最后,当你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时,请把感受放在自己的身上,去觉察身体在椅子上、脚在地板上的感受。

这与宗教无关,也和任何信条都无关,它只是一场通往我们内心深处的旅行。

第二种方法:定期远离电子产品。

现代人的生活早就被各种电子产品所绑架,我们似乎随时随地都要和外界保持联系,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机。

然而,那些研发最新科技产品的大佬们,往往在生活中很少使用这些产品。

在硅谷,很多人每周都会过“互联网安息日”。

在那段固定的时间里,比如周六上午到周天晚上,他们会关掉自己大部分的电子设备,去享受最简单平静的生活。

大多数人都表示:这样做,会让自己的头脑更清醒、心态更平和,之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更愿意倾听了。

如果受现实条件限制,你无法让自己离开电子产品,那也请你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不联系任何人、不想任何事,让自己安静下来。

你可以在饭后独自散步、读书、写毛笔字、或者是侍弄花草。

这并不是逃避生活,也不是孤独,更不是自私,只是让你从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一个思考的空间。

达到精神世界的“断舍离”,才能获得持久的平和。

第三种方法:活在当下。

曾国藩曾说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诫我们:

不要留恋过去,要学会接受和放下已经失去的东西;也不要担忧未来的事情,未来是个未知数,谁都无法准确地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不必白白烦恼。

只有当下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抛开焦虑和烦恼,专注于当下,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工作和生活时,我们才能让自己豁然开朗,内心平和。

此外,不少人觉得只有事业成功,拥有功名利禄,人生才算有意义。在此之前的生活都不算数,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假如把人生比作爬山,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成功登顶。

可由于意外、疾病或是其他原因,很多人根本没机会爬到山顶。

要知道,爬山的路上,你会欣赏到一路风景,留下一片欢声笑语,这才是生命中最值得珍视的。

活在当下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的。

很多年轻人因为房子是租来的,就随便应付地过日子,房间乱七八糟,像个狗窝似的。

要知道,虽然房子是别人的,可生活是你自己的,你要在这个房子里度过许多个当下。

杂乱的环境根本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去思考问题。

假如你愿意多花点时间把房间收拾干净,买一些精致的墙贴、摆上几盆好看的绿植,相信你的心情会更加愉悦。

你也会更容易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片刻的安宁。

所以,请你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过好每一个现在,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


总结: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最应该做的恰恰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辜负本心,这样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不过,知易行难,只有真正付诸行动,把学到的智慧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时,我们才能一步步成长,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静的力量》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