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的人是强大的——再读苏武传有感

      相信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对于苏武为什么牧羊,他究竟牧羊的时候过着怎样的生活,相信很多人并不熟悉。直至读了苏武传才会略知一二。在这略知一二中才会发自内心钦佩他,才会知道为什么中国文化几千年,他可以名垂千古。

      首先我们看,当时的背景:汉连伐胡,互通使者,相互窥观。看清楚,互通使者是为了相互窥视,不是为了友好来往,互相发展,共谋大计。而是,相互窥视,也就是名义上是使者,其实是间谍。而且,汉胡双方内心都很清楚,明争暗斗的厉害。在丛林法则下(也就是谁厉害谁说了算了的情况下),匈奴很快败下阵来,且鞮侯单于刚刚登基,怕挨打,自己位子坐不稳,所以,归还了汉朝的使者。(注意:这个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之所以把人给你是因为我觉得我打不过你,如果打的过,那……嘿嘿,这就是匈奴的气量和见识。也难怪,他们少数民族相信的是丛林法则,谁强大,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武帝为了报答他的善意(看清楚:武帝以为单于是出于好心,想结束这种相互窥视的局面。这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一旦匈奴认为汉朝不会威胁到自己,就该翻脸了。文中写道到:单于日骄,非汉所望)专门派使者护送,还给他礼品。这就是汉朝,这就是汉天子的气量。作为人类,作为人,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我们叫汉族,我们叫汉人,从中可以窥视一二吧。

      再说苏武,他去匈奴是出使,而且是奉皇命出使,到了之后莫名其妙被牵连,张胜和虞常做交易,虞常杀卫律,张胜邀功。然而,天算不如人算,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虞常死了也就罢了,偏偏被活捉了,这样的唯利是图的小人最怕死,他一定会供出主谋的。于是牵出了张胜。张胜料到自己生命不保,所以就,提前告诉了苏武。我想:张胜一定是想让苏武给他想办法的。问题在于:对于苏武来说,个人的生死不重要,国家的脸面更重要。所以,不仅没有帮助张胜而且还引佩刀自刺。不能屈节辱命才死,重重辜负国家才是不能接受的。可是,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说,我们都爱国。可是,真的吗?无论什么处境下你都会吗?如果要了你的命,你也会吗?可能匈奴也觉得苏武是装样子,或者说让这么有气节的人投降自己岂不是显得自己厉害。于是单于出招了:按照单于的想法,人活一世,不就为了富贵吗?而且自己已经凭借这个拿下了卫律。于是就让卫律劝降。作为少数名族的首领,他怎么会想到人还会有另一种活法呢?他们觉得人就是活在动物世界里的。有钱便是娘,没钱那是孙子。想当初自己归还汉朝的使者不是因为打不过害怕吗?如今骄横不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吗。可是,卫律并没有说服苏武。因为,对于苏武来说远远有一种活法更为高贵,那就是有信仰,而苏武信仰的又偏偏不是富贵,那么,卫律怎么可能用富贵说动苏武呢。果然,卫律被骂了一顿,灰头土脸的走了。在单于看来,苏武之所以不投降是因为没吃够苦头,真正让你尝尝没吃没喝的滋味,真正让你面临下生死,看你屈不屈?于是断绝饮食,不给吃喝,不投降,那就是受的苦还不够多。于是,放逐你到北海,哪里没有人,没有粮食。

单于:看你投降不?

苏武:我吃草籽,我吃野老鼠。

单于:那你就在哪里呆着吧(牧公羊,公羊生小羊再回来)。

苏武:待着就待着(牧羊就牧羊,我得拿着汉节牧)。

这一待就是六年啊。你能想象一个使者(不再要忽视他的身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十几年吗?甚至单于的弟弟都帮助他。可是,不过昙花一现,单于的弟弟病死了,大家都走了,又只剩一个人了。

单于心想,这下你该老实了吧,于是又派李陵当说客劝降苏武。李陵并没有用富贵去诱惑苏武。李陵深深地知道,苏武之所以可以在塞外待这么多年,是因为他对大汉的一片忠心,对汉天子的一片赤诚之心。所以,要想劝降苏武得让苏武觉得汉天子不是他心中的那个样子,于是李陵对苏武说了苏武家人一个一个是如何因皇帝而死的。大哥犯的罪过远远不到死,二哥也不至于。老母亲也不在人世,老婆也跟人跑了,孩子已经十多年不知下落了。陛下春秋高了,老糊涂了,那些大臣无缘无故都被害死了,你还效忠什么。再想想人生苦短,何必过的这么辛苦。你看看我,我刚投降的时候也很难过,我妈还在汉朝,慢慢就好了。你无牵无挂,肯定比我好些。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投降会难受,过一阵就好了。听听,我们平时是不是很容易就听到这样的话。当我们有个信仰,信心十足,卯足了劲要干成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所谓的高人好人劝我们放弃,告诉我们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估计,到了这里,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了。是啊。为谁呢?为啥呢?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不就是在为别人活吗?为了子女,为了父母。为一个外在的目标(考大学,买大房,开豪车……)活。或是一个外在的物质追求,或是一个具体的目标。然而,我们很少为自己而活。很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我们会被轻易而举的说服。

    看看苏武怎么说?总结起来就三字。我愿意。用文中的话说那就是:诚甘乐之。皇帝怎么对我是他的事,怎么对我的家人也是他的事,可是,我爱他,爱大汉,与他无关。只是因为我爱。我愿意,这个太重要了,我们说千金难买一愿意。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在苏武看来,我就是做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其他的,我不管,我们现在社会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傻。因为都活在物质里,活在交易里,都把自己当成了手段。不知道人是手段也是目的。更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了精神和信仰。没有了为了一件事物(这里的事物仅仅指为大众而不是个人私利)而付出生命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可以让我们为之终身奋斗并倾其所有的事业。这就是苏武存在的价值,也是他彪炳千古的原因。

    最后,顺带说一句,单于,卫律,李陵说不服苏武。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不能够理解一个有信仰的人要过怎样的生活。同样,苏武也说不服李陵归汉(苏武回到汉朝不是给李陵写了一封劝降信吗?李陵回了一下,苏武写什么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想下,无非是忠君不负汉之类的。李陵写了什么,我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你不值得,我干嘛要回。皇帝对你不好嘛。不过典属国,不过两千石),所以,两个不同追求的人很难走到一起。苏武没法让李陵变成他,李陵也不能让苏武变成他。没有信仰的人无法理理解有信仰的人的生活,有信仰的人也很难让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和他过一样的生活。所以,改变一个人,不是改变他的做法,而是改变他的信仰。信仰变了,做法自然会改变。除非李陵能够意识到信仰是一个人最高的追求,人还可以靠信仰活着,它可以超越一切名利地位。那么无论汉武帝怎样对他,他都不会叛汉,无论匈奴给他怎样的待遇,他都不会投降。因为,这是我的生活的,这是我的追求,这是我的人生,与他人无关。

      我们活一世,最后追求的就是这种心安。如果,物质让你心安,那就去追求。如果精神信仰让你心安,那就去做,不关乎别人,只关乎自己的人生。如果有一天你觉得仅仅靠物质无法心安,那就做点好事,做点慈善。如果你选择了精神,物质贫困了点,那么,你也不要抱怨。因为,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问题在于,追求物质的人,或早或晚都会问一句?我这辈子活个什么劲儿?人死了,钱也没了,身外之物,除了钱,我还剩下了什么。这就是人生的意义问题。我们是人,必定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是早晚而已。追求精神,或者说有信仰的人,他们不会遭遇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的人生有怎样的价值,明白自己没有白活。哪怕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他也不会后悔,因为他没有白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没有辜负作为宇宙最顶端的生物体的高贵,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

    最后,希望沉迷于物欲的人能稍微自拔些,有理想的人更奋然前行。写给自己,勉励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信仰的人是强大的——再读苏武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