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多声部交响的语文课——小说《珠宝》听后

语文深深深几许系列002——

一堂多声部交响的语文课

              ——小说《珠宝》听后

图片发自App

        初二语文组连续教研了两天,把开学第一周的课准备就绪,第三天开始听课。前一天大家就约好,打算听第一节杨超老师的课和第三节严盈侠老师的课。不过最后发现,第三节严老师班的课也由杨超老师来上,于是,一上午听了杨超老师两节课,领略了他讲课的风格,同时又生成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课堂问题设计的多少与对话深入性的关系。

        杨超老师上的是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这课堂的对话感很好,我想其原因在于杨超老师将预习单上的问题简化为一个问题:读了这篇小说,你感动么?如果感动,那么是哪些小说要素起到了这样的效果?如果修改一下这些要素,是否就不感动了?

        这堂课上得很精彩,作为常态课简直可以和公开课相媲美,然而杨超老师依然觉得有遗憾,课后反思说:“课上得沉闷,大家觉得是哪些因素导致课上得沉闷?”我在群讨论中说:“结构梳理(小说的形式或者说艺术性)与主题探讨有时候会互相干扰(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比如杨超老师讲第一节课时,在梳理小说的张力结构时插入礼物与礼品的辨析,就消解了思路的清晰性。”在结构梳理中,插入主题的探讨,或者在主题的探讨中带入结构的分析,或者问题过多,都可能影响课堂的流畅性,还可能扰乱学生的思维,暂时迷失课堂目标。然而如何解决?是不是可以运用金字塔结构,用一个核心大问题统领几个小问题?

        第三节课,杨超老师讲的是莫泊桑的《珠宝》,对话效果更好,原因在于,这节课只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即爱与不爱,所以能够带着学生不断深入,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其实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一个人满足多重需要的故事,一个是人性在经受金钱考验的过程中不断堕落的故事。

        二、一堂多声部交响的语文课。

        第三节课离下课还剩五分钟时,编程老师张砷镓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关于这篇小说主题的认识,他从男女主人公关系的角度切入,认为男主的世界里没有女主的位置,男主从来没有去考虑女主的精神需要,比如象征交往需要的看戏和美貌需要的首饰,在男主的世界里,女主是物质的,机械的。而在女主的世界里是有男主的,或者男主就是女主的所有,是整个世界,但是男主除了给女主提供一个安全的身份之外,几乎一无所有。所以,女主的出轨,男主是应该负主要责任的。张砷镓老师的分享,引来学生们一阵热烈的掌声。

        下课铃声响了,然而讨论依然未停。有在大学讲现代文学背景的王静老师说: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你们都是从男性角度分析小说的;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中,女性经受的诱惑要比男性多。

        严老师又当场表示不同意,认为男性和女性经受的诱惑是一样的。

        这时候,下一节课的老师已经进来了,大家只好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教室,在楼道里继续争论。关于女性经受的诱惑比男性多这个问题,是文学现象,还是生活现象?如果是文学现象,它折射出的是男性作家的女性观,涉及到性别歧视,比如红颜祸水说等等;如果是生活现象,这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学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真实的,假设真实,它与男女在社会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有关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已经提出,课堂如何抵达?

      我当时想,驻校作家王钢在场的话会从什么角度切入,听了杨超老师第一节课的数学老师李游会有怎样的看法?

        随时推门听课,随地展开研讨,自由,主动,高效,这就是运城国际的教研常态,也是南明的文化生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堂多声部交响的语文课——小说《珠宝》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