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臣范仲淹(八)


范仲淹是一个文臣,皇帝却下旨让他到前线带兵打仗。范仲淹到了前线,得胜而归。皇帝就封他为副宰相。范仲淹本来就是一个秉公办事、大公无私的人。他一掌权。就大刀阔斧地进行制度改革。

这样一来,范仲淹就会得罪很多既得利益者,因为在朝廷当中,这种混吃等死,等着赶紧退休回家,然后褒举他的子孙当官的大有人在。或者说这些人,其实才是朝廷中的大多数,那范仲淹现在的所作所为,是要跟大多数人为敌,结果是什么样呢?结果很有可能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小众的地位,很有可能被小人所害。所以各种各样的官员就写出各种各样的奏折给皇帝。

众口铄金,宋仁宗看了这么多的奏折,他对范仲淹的看法就变了,慢慢地立场不那么坚定,久而久之,对范仲淹就慢慢疏远了。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得罪大多数人,而范仲淹从来就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他感觉阻力太大,心很累,这次改革连皇帝都不支持了,他没有必要再坚持了,所以他又开始申请外调。

和范仲淹很要好的那些朋友,包括欧阳修他们都很正直,也主动申请,和范仲淹一起外调,说得好听是外调,说得不好听叫被贬。“庆历新政”就彻底地失败了。

范仲淹后来去过很多地方,比如说宾州是他范家的祖籍,去过徐州,因为徐州是他朱家的祖籍,还去过杭州。这个当中,范仲淹。在河南邓州待的时间比较长,这地方的老百姓也都很喜欢他。他要被调走,老百姓不答应,于是又留任了。

那一篇著名的《岳阳楼记》,不是他在湖南写的,而是在河南邓州写的。范仲淹这辈子没有去过岳阳楼。但是他从小在洞庭湖边长大,所以他通过想象也能写出《岳阳楼记》那种气势恢宏的大作。

范仲淹的整个晚年都是不停地在各地奔波,不停地被朝廷一纸调令,调过来,调过去。调过来,调过去。最后在64岁这一年。在调往山东青州的路途中,得病去世了。应该说范仲淹是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仲淹的一生特别重视教育,他所到之处,都会对当地教育的发展倾注很大的精力,他不只是一个官员,另外还是一代文豪。比如他在邓州,邓州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的学风、文风非常地繁盛。明朝的杨胜,他来到云南,云南本来是个不毛之地,当地的这些读书人很少。但杨胜在那儿几十年,最后中科举,当地做官的人是之前的几何倍增长。所以很多时候,一个文豪来到一个地方,是能够带动这一方的民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

范仲淹又非常重视他整个家族的生活,其实有很多的范姓子弟离他已经很远很远,可能已经不是近门儿的人了。但是在他眼里,只要是他范家的人,它就能够奖励他们。自自己出钱买了几百亩良田,找人耕种,把所有的所得给大家给大家成立一个基金,自己一分不取。成立这个基金供大家用。这些范氏族人们婚丧嫁娶,考取功名就到这儿来领补助。因此范仲淹的口碑非常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古名臣范仲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