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你道我是圣人,其实我还当过吹鼓手

公元前535年,17岁的孔子,看到鲁国大臣季孙氏宴请读书人,一心想当官的他,贸然前去,却当众遭讥讽,被轰出局。

宴会上,有个看起来很绅士的嘉宾,毫不客气地对孔子说:“这里都是王公贵族,你是哪来的匹夫,别在这丢人现眼了,赶紧滚吧。”

这让孔子感到世态炎凉。

本来他觉得自己读书多年,多少也算是个读书人了。没想到,现实这么残酷。

这使他更清醒地意识到:想要跻身上层社会,还必须加倍发奋读书。

这个奋斗的念头,支撑着他,从20岁到30岁不断努力,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和学习。

他广泛阅读鲁国典籍,又花了很多心思,去学琴,学神箭。

那时,孔子还很年轻,

也免不了俗,他发奋读书,习得一身本事的目的,就是削减了脑袋,想从政当官。

但不幸的是,那时,当官的可以把官位传给儿子,换言之,就是家里只要有人做官,世世代代都能当官,即所谓的“世卿世禄”。

孔子虽然学问多,但是出身低贱,想当官,无异于异想天开。

但孔子,可不是凡人。

所谓“天天大道通罗马”。

孔子决定走“曲线救国”的道路。

他先成立私立学校,收徒讲学,摇身变成一名老师,开启了他教育家的生涯。

最初,他的学生少得可怜。

但在当时的鲁国,平民百姓无处求学,而孔子教授的内容,很多是当时做官之人必须懂得的礼仪,这吸引了一批人前来听课。

孔子对学生,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因材施教,这为他赢得了好口碑,引起了一些达官贵人的注意。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加上他勤学,爱思考,知识渊博,不久后,很多贵族都跑来拜他为师。

这下,孔子身价大涨。

不久后,鲁昭公破格召见他,允许他去洛阳参拜周天子。

这让孔子一时风头无俩,求学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孔子虽然想当官,但他并不是没有底线的人。

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鲁昭公出逃。

35岁的孔子,看到鲁定公天天不上朝,只知道和宫女吃喝玩乐,他对弟子们说,不做大事的君王,我们就不陪着玩了,还是走吧。

他去了齐国。

向齐景公进言,说治理国家,为政者要节俭。

齐景公很高兴遇到孔子,但遭到相国晏子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换做是别人,早就心灰意冷了。

但孔子毕竟是孔子。

虽屡屡受挫,却从未停止奔跑的脚步。

孜孜不倦地奋斗,命运给了孔子一个机会。

51岁那年,鲁定公看到孔子名气与日俱增,就想利用他一下,召他回来做了一个芝麻官。

孔子并不在乎官位大小。

上任仅仅才3个月,就让鲁国的内政外交,都大有起色,国泰民安,社会秩序良好,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甚至官至鲁国代理相国,在齐、鲁两国国君的盟会上,表现出了优秀的外交才干。

可以说,这是孔子一生当中,最为风光的时期。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公元前498年,54岁的孔子,发动了一场变革。

为了打击鲁国大贵族手下,越来越嚣张的家族势力,孔子铤而走险。

可惜变革失败,孔子遭到冷落,只好带上学生,离开了鲁国,开始了长达13年的流亡生活。

年过半百的孔子,却不曾消沉。

在别人认为半截身子都进了黄土的年龄,55岁的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风尘扑扑地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楚等诸多国家,到处讲学,游说各国诸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子周游列国的典故。

可惜当时各诸侯忙于争霸和抵御外强,根本无暇顾及他的说教。

这大概就是生不逢时吧。

孔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

68岁那年,处处碰壁的孔子,怀着失落的心情,返回鲁国。

这之后,孔子便不再折腾咯。

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整理古书典籍,以及教书育人上。

他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整理了《诗经》和《周易》。

据传,孔子晚年,因为攻读《周易》的次数太多,竟把穿连书本的绳子,翻断了好几次。

后人据此引申出一个好听的成语,叫做“韦编三绝”,用来称赞读书人的刻苦勤奋。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病重,不治身亡。

他的一生,为了谋生,不得不早早踏上社会。

给人放过牧,看过粮草,管理过粮仓,甚至当过替人办丧事的吹鼓手。

这让孔子他老人家,到晚年,听到有人提起这些陈年往事,都会脸红,继而不好意思地说,那还不是因为要解决温饱问题,不得不做的粗活嘛。

虽然那个年代,像孔子这样家境贫寒,出身微贱的人,是不能参加正规学习的。

但他从不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一边谋生,一边到处向人求教,虚心自学成才。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连圣人孔子也不例外。

虽然遇到许多不公之事,但却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对外人倾囊相授。

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

这正是孔子能够流芳百世的根源吧。

华为任正非先生说:

“我关心教育不是关心华为,是关心我们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

孔子亦如此。

虽然他最初想从政当官,但他当官的底色,是给老百姓办实事,为人民服务,以德治理国家。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办学,重视贤良人才。他的学生遍布天下,能排得上“贤人”的,也有72个。

最著名的学生,有颜回,子路,子贡,冉求,子夏,曾参等人。

而孔子,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学生谈话语录,都能在《论语》中一探究竟,影响深远。

哪怕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孔子的儒家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像他提出的“为政要勤俭”,在当今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不仅为政人要勤俭,老百姓也应该要勤俭。

放眼看当今中华,光盘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实在是国之幸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我们不是圣贤,却可以学习圣贤的思维,规范我们的行为,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愿我们保持初心,愿祖国繁荣昌盛。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你道我是圣人,其实我还当过吹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