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历史人物,比如说武则天。
但是这次我们要说的并不是武则天,而是武则天排名下的另一位人。
有一句话叫做武则天第二女中豪杰形容的就是慈禧太后,但是也有人形容慈禧太后是祸国殃民的妖后。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1835年11月29日中级官员镶蓝旗满人赫叶那拉的家中出生了一位小女孩,叫做叶赫那拉玉兰。
他因为从小性格太过强烈,就不太受父母的喜爱,然后在他念书还行。
1851年,咸丰帝选妃,16岁的他被选中封为贵人1856年,那拉氏生下一子。因为母以子为贵,而且那拉氏生下的那一个儿子是咸丰帝的第一个儿子,所以他很快就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贵妃。
但同时大清却是受屈辱的,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因为大清越来越差,所以咸丰帝只好也吃喝玩乐,每天都在喝酒,所以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而在咸丰帝身体越来越差的同时,那拉氏竟然还在帮他批阅奏折。当然后面被朝廷的百官压制了下去。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起来,天津失陷,咸丰帝逃走,留下了他的弟弟恭亲王。圆明园失陷被毁。
另一边险峰地拒绝回京,在无战场的地方天天深色犬马,身体彻底垮掉了,在1861年6月16日命不久矣,的先锋地吧,6岁的儿子,托孤给肃顺,但又有那拉氏牵制着他,所以他没有做到大权在握,次日咸丰帝驾崩,那拉氏被封为慈禧太后。
慈禧她要怎么做,他要做到先发制人,但是要如何去做。
为了不让肃顺的权力太大,他和恭亲王联手,也就是和咸丰帝的弟弟联手,让肃顺单个送咸丰的灵柩行走,而他和他的儿子以及其他七个顾名大臣先行回北京,6天之后,慈禧回到了北京,解除了肃顺和其他七位顾命大臣的位置,然后抓捕入狱,世称辛酉政变。
虽然肃顺被除掉了,可是慈禧太后终究也只是一个26岁的后宫女子,她应该如何处理国事呢?
慈禧当然清楚,如果把权力拱手让出去,那她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所以她一定要把手中的权力握在自己和儿子的手中,所以慈禧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但是从治理上来说,他还是一个缺乏理政经验的人,虽然说他的小时候有经历过一些教育也算聪明,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女子,并没有经历过一些国事上的教育。
所以他封皇叔恭亲王为议政王,两个人继续合作,相互倚重。
但是除了恭亲王之外,她还用了外人,慈禧太后重用了许多的汉人。
默然让才干平平的娘家人卷进来的话,并不会有好结果,反而有内斗的隐患,所以慈禧太后打破了严防满汉的祖训,用了曾国藩等人。
而曾国藩这些的人也不负慈禧太后的中网上下同心一起赶跑了太平天国。
而慈禧太后经过一年的历练,对政治上也是手到擒来。所以他开始打压恭亲王。
因为把权力分给恭亲王,毕竟慈禧自己的权力就会小很多,而恭亲王又是一个有实力的家伙,所以让他手握重权必定是一个隐患。而在慈禧太后把恭亲王打压下去之后,大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慈禧的时代。
内患太平天国已去,几个,权臣也开始摆平,所以4年的时间后,慈禧太后进入了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太后。
可是而面对更棘手的西方列强朝中却分为了两派。
恭亲王想让大清去学习西方列强,而倭仁想坚守着中华的根本。
对此慈禧太后的选择是支持恭亲王。
中华的根本当然要守着,可是从现在的局面来看是恭亲王的想法更适合。
所以他们最终有一系列的举动。
1873年他还权于18岁的儿子,可是他的儿子却因为生活放荡早早的死了,而她又没有孙子,所以就把四岁的侄子选为皇帝,开始了第2次垂帘听政。
可清的危机不仅没有因为皇权的更替减少,反而更加的大。
沙俄和英国下的阿古柏仰仗着英国的庇护所,以发起了陆地上的危机,而日本又有海上危机。面对这两个应该先解决哪个?
经过两次战争可见,海上若是不守将,直接危及朝廷,而新疆不远而且容易防守,又不多花钱,所以最终慈禧太后决定让左宗棠去收复新疆。左宗棠获得了5200两的银子去收复新疆,在7年之后收回了新疆,并且在新疆那里大力改革。
1884年,慈禧太后50大寿,原本慈禧太后想要为他自己举办一场受理,可是却有了中法战争的发生。这50大寿草草而了。
1885年下令实际建设海军1888年有了北洋正式成军,有大小25艘军舰。
1889年,光绪帝大婚,她结束了垂帘听政,归政于皇上,退居幕后。
之后,她想既然已经归还政权,那就开始谋划晚年生活了,所以为了修颐和园,花了海军的银子,一共用了14,600余两白银。
可是错也错在这里,因为慈禧把海军的银子花光了,海军没有钱备战,日本趁机入侵 ,海军全部都没了。
甲午战争战败之后引起了举国上下全部的公愤,被英国打败也就算了,现在又被小小的日本打,所以光绪皇帝又开始向西方效仿。
慈禧太后也是从政了30多年的老骨头,何曾没有用力在变法上面,可是事实证明没有用,所以她自己是抱有疑惑的,但是既然已经归正,那就任由他们去了。
但是让她重新加入朝廷的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另一个原因。
光绪手下的几个旧臣要变法,那么就要把汉人引进朝中,而慈禧太后为了百年的大清基业又出手了。
可是一向软弱的光绪这次不仅没有听从于自己,反而还开始顶嘴,硬要去变法。搞得慈禧最后把光绪软禁在一个岛上,不得他在去掌权。
之后慈禧向八国宣战。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抢劫的盛宴就开始了,而且不止一茬。是一茬,接着一茬,在别人扫荡完之后还有再来扫荡一遍,看有没有什么落下的东西的。
之后他们赔偿就花了4亿5,000万的白银为代价,而西方的列强说是中国全国上下每个人赔一两白银。
中国与列强发生了这样的事,慈禧是如何再次与列强相处的?
慈禧太后看扶清灭洋已然是行不通的,而自己的地位要保着呀,所以她就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还是主动要求变法,让后来的袁世凯等人一跃成为了核心人物。
在宣布预备立宪之后的两年光绪去世,而光绪去世后的一天,慈禧也相继去世。
那么慈禧到底是害了大清还是救了大清?
其实这两个方面都有。
从救了大清的角度来说,慈禧在26岁的时候就开始步入朝廷,在咸丰皇帝心不在政治上的时候,她起到了很大的镇定作用,而且平定太平天国等等的事情没有她也是不行的,所以说这无疑是救了大清。
但是从害了大清的角度上来说:慈禧太后太过于喜欢政权和太过于雕版。
我们不能看出慈禧太后对于政治权力的渴望。比如说他在打压恭亲王的时候;第二就是他对于大清的一些刻板印象还是存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慈禧太后他看样子虽然用了一些汉人,打破了满汉冲突的这一条组训。但是在她得知光绪皇帝要进行变革的时候,她还是制止了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依然不想把汉人引进朝廷权力的中心,他依然想保存着满人的利益。再加上她的一些大费周章的建颐和园,办她的60大寿等事,都让慈禧在人们的印象中从一个救了大清的圣女,到一个毁了大清的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