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军阀,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图片发自App

这要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在最后的狗延残喘说起。

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事变走过来的清政府,最大的认识,莫过于洋枪洋炮的可怕,洋人军队的威力。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命令袁世凯在直隶组建保卫北京的部队,也就是日后的北洋军,而在其他各省,根据各省规模的大小也开始组建新军。辛亥革命的主力,是所谓的新军。新军建立,旧军并未裁撤,当时比较出名的几个旧军军头为张作霖,龙济光,陆荣廷等等。

旧军是指清政府的三种常备军:旗军,绿营军,勇军。旗军就是著名的八旗军了,但已经腐朽不能战。而绿营是由汉人组成的部队,长期承担清政府的作战任务,但是自太平天国革命开始,绿营的战斗力已经被证明是不行了。因此所谓“勇”军就大规模出现,勇军主要是指清末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产生的如曾国藩、左宗棠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由地方或个人募集的团练转化而成。这些部队为剿灭太平天国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日后虽然被清廷大加裁撤,但是有很多勇军也因为作战勇敢,实力突出被留了下来。

袁世凯1895年就开始的小站练兵,已经奠定了北洋新军的基础,其中的龙(王士珍),虎(段祺瑞),狗(冯国璋)三杰,就是小站练兵时期跟着袁世凯起家的。在袁世凯就任北洋大臣和练兵大臣后,常备军(北洋新军)迅速扩张,到1906年,已经有六镇之多,大约有七八万人的兵力。这些部队,就是袁世凯的家底,虽然在1907年后,袁世凯日受排挤,被迫交出很大部分兵权,但实际上,能指挥打仗的,还是袁的北洋系的人如: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吴长存,张怀芝,陆建章,王怀庆,段芝贵,曹锟,张勋,等等。另外,在全国范围,组建了三十镇的新军。加上北洋六镇,一共就是三十六镇新军。除了不能战的旗军以外,旧军主要是指绿营和勇军,他们的成分很复杂,有旧官僚旧武官,也有跟着曾左李打天下的团练出身的军队,甚至很多是土匪马贼(比如张作霖和陆荣廷)。因为成分复杂,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忠诚清廷和满族亲贵的部队,为了避免旧军闹事,安抚旧官僚和满族亲贵,因此,最后形成了旧军和新军同时存在的情况。

军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中央政府允许养兵,二是有足够的地盘和钱养兵。

图片发自App

新军旧军的同时存在,说明了辛亥革命前期中国军队成分非常复杂,作为革命和反革命的两种成分,都大量的在中国军队里滋生着。

辛亥革命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爆发,几位新军里的革命党人,领导着一批具有革命倾向的新军士兵们,发动了革命,但是又拥护了一位资历较深,各方面都能接受的黎元洪成立了革命政府。中国各省随着响应,当然,大部分是旧官僚随大流,其中的咨议局起了相当的作用,换句话说,中国这个时候实际是被一批官僚,缙绅们所掌握的。其中有誓死效忠清廷的,也有革命的,但绝大多数都是摇摆不定。各省都在观望,实际上说明,第一,清廷的威信和中央政府作用已经基本不存在,第二,地方势力左右着政局。第三,革命思想已经有了广泛的影响,但并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第四,孙文等革命党的影响力有限,尤其是没有掌握军队。

图片发自App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从此各地基本以省为单位进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大多源于中央在面对动乱而无兵或养的兵不能打仗的情况下把权力放给地方,从而导致各地拥有军事,财政大权,导致拥兵自重。

辛亥革命类似于元末后期的民族觉醒,是一场非常不彻底的革命,以至于又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内外战,才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时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军阀,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