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小徐教的内容暂时不会有微课

上周在某高校做《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的线下分享,两小时内分享了若干信息,并带领了很多交互的讨论和现场的游戏体验。到场的学员们都反馈不错,结束后也围着提问,许久不愿离去。课后的调查问卷里,我看到有伙伴对于“我们还能为你做什么?”的问题回复说:“希望这课程能有微课。”,好熟悉的要求,是时候稍作回应了。

我的所有课程,至今还没有使用微课的形式,未来半年内也不会有走到线上的打算。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在技术上不可以(企业大学出来的人弄微课绝对行家里手啊),主要是课程内容不合适(30岁左右青年人的人生设计绝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成功公式),只有在课堂上,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带领学员,让他放下手中的杂事,被宠爱的手机,让灵魂回到自己身体里,脱下日常扮演的角色面具,在建构论的背景下,学员把现场所学的知识立即放到自己的问题里,并且陈述和得到反馈,在现场就完成几版改进。以《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为例,我们线下的课堂只用一天就可以完成从自我认知的到三个人生计划的设计,并通过同学和老师在现场的直接反馈,学员在当天课程结束前就拿到一个可行的未来3-5年人生设计方案。而这些如果拆成十几个15分钟,拿到线上微课平台去卖,对于我个人来说,自然可以获得更大的“睡后”收入,只是对于学员来说,没有连续性的思考过程,和只用听觉的注意力水平只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完全不能解决问题。即使配上线上运营,班主任定期收改作业的方式,也无法达成线下课程一半的效果和体验。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我们通过线上网课懂了很多大道理,但依旧无法过好这一生。

大概五年前,生涯领域的前辈古典老师就曾和我们说,未来技术的驱动下,全球的教育会有这样的趋势:即所有领域只留下最顶尖的人在讲课,通过线上的方式传播给很多人。更多的教育者会充当线下引导和促动师的角色,帮助大家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可用的东西。去年,果然古典老师在得到平台开了《超级个体》的专栏,我们也逐渐成长,具备了带领更多人“做自己”的能力经验和成功案例。如果你要的是工具,大可登陆美国的网站进行学习,或者买本书自己看,当然里面本土化的落地内容会花费你很多的时间,用我学员的话说:“自学是最贵的!”况且这是人生设计啊,值得抽出一天好好思考设计的,不是么?

最后分享两个好朋友的可爱例子,我的舞蹈老师蕾蕾最近迷上了画画,于是她在线上报了一个挺贵的在线课程,有一天兴冲冲地和我说,看了她的画和笔,我又为她心痛起钱来了,在课程的要求下她又花重金买了很贵的专业用笔,可惜用不惯于是依旧用自己的黑色水笔在临摹简笔画,效果可想而知,画画的自信心也颇受打击。可不是么?那专业的笔我到现在都不太用得惯,何况新手的练习稿怎么会需要用那样的配置,课程老师与其推荐自己的淘宝店,倒不如看看学员的临摹成果给予反馈和鼓励呢!

相比之下,我之前的徒弟玲玲就聪明多了,作为一个同样学习动力极强的人,她在微课还没开始的那些年就已经穿梭于各大讲座和分享现场,之后她把听到的知识做了归纳,并有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些讲座都是片面之言,她要去系统地学习新闻传播。于是她报读了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这些年我们见证着她的快速成长,在没有一堂在线课程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个有自己理论体系的准讲师。几天前见到她,她说我们学传播的看现在的微课市场简直可笑,人人都说自己的课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底层能力,九成的课都是拼凑的信息传递者,这和中国学术论文的现状完全一样。

人生设计本就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愿以我有限的精力,与真正在路上行走的你一同,比肩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小徐教的内容暂时不会有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