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梦想:读毛姆《刀锋》

这是我看的毛姆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月亮与六便士》。两本书的感觉有些相似,主角都是为了梦想执着追求,一意孤行,不被理解。只不过一个追求的是绘画艺术,一个追求的是终极思想。其实也就这一点相同了,《刀锋》虽然蕴含了这一主题,但在三分之一的时候便已经揭示出来了。这也就意味着,《刀锋》会更加丰富,其中不只是梦想的追求这么单纯,至少还多了一层作者的目光和态度。我依稀记得《月亮与六便士》中也有作者的参与,但是已经忘记了具体的呈现模式,所以在这一方面,就不作比较了。

《刀锋》中作者的存在是鲜活的,他不仅仅是一个叙事者,更是一个实在的参与者。他有自己的生活状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能够作为一个完满的人物融入小说当中。于是,作者在其中也扮演着三重身份,既是故事的一部分,又是biased叙述者,还是上帝视角。巧的是,这个模式和《元旦》是一致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叙述模式。而且毛姆在一开始就点名了biased叙述者这个身份,他是作为一个英国人来看待美国人的,虽然他努力消除自己的偏见,但是能够意识到主观参与的不可避免,并坦诚地分享给读者。这一点,也是值得玩味的。

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文学尝试了,硬要说的话,就只有他对故事发展的时间安排了。似乎毛姆一直在强调,自己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线,和事件真实发生的时间线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而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他尽量按照真实发生的时间线展开叙述,并在得知的时间点加以提醒。虽然从结果看,其实就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但毛姆对这一偏差的强调,却会让读者的心中形成两条平行线,一条是事件发生顺序(即事件按照自然发生顺序纵向展开),一条是作者得知顺序(即事件在作者得知的时间点横向展开)。

整体来看,这部作品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太多的创新,虽然能够体现作者的一些“小把戏”,但并没有石破天惊之感。不过,《刀锋》的内容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将人物的外貌、性格、追求、品行等表现得相当到位,既展现了人性复杂的多种面向,又突出了人物所带来的基本印象。

对我而言,这里面最耐人寻味的人物是索菲,拉里极力想要拯救的女孩,拉里唯一有可能娶的女孩。索菲在小说中占的篇幅非常小,只是简单勾勒了她的一生:幼年时期和拉里共同阅读诗歌,单纯、腼腆,还会自己创作诗歌;嫁人之后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却因一场车祸失去了所有,彻底崩溃之后走向堕落;和我们一行人在粗俗的酒吧偶遇之后,受到拉里的三个月救赎;被伊莎贝尔设计,再度沉沦,逃离拉里,重归风月;最终被人割喉杀害,裸体扔入大海。索菲的形象其实相当粗线条,对她本人的描写并不多,而且负面居多,主要是写她如何禁不住诱惑、如何堕落沉沦。但有趣的是,小说两大主角对她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而“我”在其中的想法更是微妙。

在伊莎贝尔眼中,索菲的堕落完全是自作自受,甚至是刻在她骨子里的浪荡,不可避免。这一点相当有趣,因为伊莎贝尔和索菲似乎小时候玩得还不错,但是在和她重逢之后,一直对她抱有极其强烈的否定态度,实在是耐人寻味。按照我的理解,只有相同的人能够产生如此深切的共鸣,对于索菲的浪荡,恐怕伊莎贝尔深有同感,因为她也是一个欲望极其强烈之人,物欲与性欲都是如此。正是因此,她才能完美地预料到索菲禁不住诱惑,才能够再次将索菲推入深渊。事实也的确如此,索菲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堕落,承认自己被欲望所吞噬,即使拉里能够给予她一定的救赎,但一旦离开拉里,她便故态复萌,难以自制。其实伊莎贝尔同样如此,至少在内心的狂野上,她和索菲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只是,伊莎贝尔依然追求体面,将自己的外表伪装得极其完美,只将内心的丑恶面留给自己,当然,也呈现了一部分给“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她看到拉里的手臂时,那按耐不住的性冲动。

而在拉里眼中,索菲却始终是年少时那个纯洁的小天使,本质仍保有最初的那份天真与善良,只是因为不行的遭遇,才一时踏上了不归路。拉里则希望成为那个救赎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索菲从恶魔的手中救下,甚至愿意和她结为夫妇,用一生去疗愈她。拉里的确具有这样的能力,他能够调动起人心中的自我意识,能够唤起人心中最真善美的部分。只是很不幸,他的善良、无私、慷慨,却无人能够理解,包括“我”。我其实能够理解拉里的选择,甚至能够看到拉里眼中的索菲。因为自己拥有一份神性的爱,自己已经基本超脱世俗的欲望,所以能够透过放纵的表象,直接看破人的内心。拉里一定看到了,索菲的淫荡、放纵、堕落,并没有完全泯灭她内心的善良,她的内心依然保留着当年那个可爱的小天使。的确如此,不然索菲怎么能够在拉里的陪伴下坚持戒烟、戒酒、戒色三个月呢?又怎么会依然保有日常阅读的习惯呢?她的底色是改变不了的,即使她沦为妓女,她的内心深处依然闪耀着高尚的光芒。

在“我”的眼中,或许能够看到最完整的索菲。其实也就是伊莎贝尔和拉里两人观点的合体。单纯、高尚与欲望、堕落并不矛盾,二者都是索菲的一部分,而且都是最根本的一部分。由此,才构成了完整的、复杂的人性。从某个角度来说,索菲甚至可以视为伊莎贝尔和拉里的结合体,伊莎贝尔选择了欲望,拉里选择了单纯,两人都获得了最适合自己的幸福生活;而索菲则在其中摇摆不定,最终被灾难推向更加极端的地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甚至是一种极富象征意味的悲哀——在单纯和欲望之间撕扯,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

当然,这里面还有艾略特、拉里、伊莎贝尔、格雷等人,他们的人物形象都十分典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良。无论他们做过多少错事,无论他们偶尔有多么刻薄,终究还是坏有一个善良的内心的。当然,这或许只是“我”眼中所见,但我愿意相信。只是,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彼此之间也未必能够相互理解,仅仅凭着一份情感维系着彼此的关系。这样说似乎显得他们的情感连接非常脆弱,但我想表达的是,尽管他们的三观有根本的差异,但他们却依然能够凭借这份感情维系着良好的、甚至是亲密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他们之间感情的深厚与稳定,这绝对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感情。

最后,毛姆说自己似乎写了一个“成功的”故事。但在我看来,所谓的“成功”,都是悲哀,都是莫大的讽刺。艾略特最后穿着一套体面、高贵的服饰下葬,伊莎贝尔在高级社交场合如鱼得水,格雷重新开始了一份颇有前景的事业,索菲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实现了最后的单纯……所有这些,看似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成为了心目中“成功的”自己。但若站在拉里的角度来看,这些人不过是沉溺于无意义的欲望之中,他们忙碌一生,看似光鲜亮丽,看似志得意满,却始终没能实现内心真正的宁静,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在这些人眼中,拉里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怪人,竟然放弃了自己的所有,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内在体验。只能说,人与人是不同的,总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彼此理解的。最好的选择,或许只有“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样的梦想:读毛姆《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