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自杀式的被迫长大

      是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长大的呢?

      其实很早了,只是间歇性忘记,再间歇性想起来如此循环往复。

        对许多人来说,激发共鸣更多的是关于重男轻女,关于责任,关于亲情,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一种成长——自杀式的被迫成长。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电影中六岁的弟弟安子恒在懵懂的年纪就失去父母,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死亡,他只知道父母不会再回来了,但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妈妈告诉过他,家里的一切都属于他。

      反观安然,从小因为父母生二胎的想法,便要被迫去伪装一个瘸子,因为穿裙子而遭到责打,后来又被送到姑妈家寄养,寄人篱下本就难捱,所以被表哥当成沙袋练手,被姑父偷看洗澡,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要像个大人一样,褪去青涩稚嫩,将本该纯洁世界定义为灰色,要收起所有的肆意任性,学着大人的模样,变得成熟稳重......

        从二十几岁的安然口中说出来的,不过是短短几句话,不带有任何修饰词,但从她极力隐藏着痛苦的眼神中,那些晦暗无边的日子留在心底的伤,终其一生都无法愈合。

        如安然所说:“正是因为那些日子,才让我早早的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诚然,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如果可以选择,谁有会想要早早长大,在人生的最初就成为生活的奴隶。

        那么相比姐姐,安子恒又足够幸运吗?好像也并非如此。他不解父母的突然离开,除了姐姐,他也没有依靠,但姐姐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他,在她的计划里,他会被送走,去一个他们口中所谓的“幸福的家庭”,没有人过问他的意愿。

        最触动人心的一幕就是在地铁站中,小小的安子恒遍寻不到姐姐的身影,放声大哭的样子,在大人的字典里,他那一刻的感受,应该就叫做绝望。

      也许谁都没有错,有错的是这世界,所以有些人在该负责任的年纪却连正确的观念都没有,而有些人却在该天真的年纪连快乐都变成奢望。

        在听完姐姐的梦想之后,小小的男孩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他不想再做姐姐的负累。他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姐姐提起爸爸的竹笋炒肉时眼含泪水,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会变成灰住在方寸土地之中,更不知道为什么姐姐一定要去北京,他只知道,他不想姐姐也化成灰,他想让她开心。

      在推开安然,接受养父母的那一刹那,他再一次放声大哭,心里明明是恐惧和不舍,嘴里说着的却是对姐姐的讨厌。一个才六岁的孩子,却学会了口是心非,一对父母的失职,正在于此。

        一个看似 被爱的孩子也逃不开被迫长大,一个被迫长大的孩子却又将逼迫传递给了另一个“自己”......

      如果可以选择,一定要在该幼稚的年纪好好享受纯洁的世界,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被任何框架束缚,从自己到他人,从需求到给予,按照通俗的节奏,一步步长大;如果不能,请在该成熟的年纪偶尔放纵,在限度里给心底的小孩一些自由,我们总要,在短暂的一生里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才不枉来人间一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姐姐》:自杀式的被迫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