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中学语文课堂的时代性元素探索

      12月9-10日,有幸参加海南省谭献雪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此次研修的主题是“中学语文课堂的时代性元素探究”。今天上午,聆听海南师范大学张所帅教授的讲座《中学语文课堂的时代性元素探索》,引发了我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思考。

      一开始,张教授就谈到了有关教育的新名词。“五育并举”“单元整体教学”“大概念”“素养导向”“深度学习”“跨学科”“大思维”“表现性学习”……这么多的名词让人眼花缭乱。而这些名词所代表的流行趋势就像一阵风,你还没有弄明白,它就成了过去式,又有新的名词出现。比如“大单元”,在个名词在去年是火出了圈的,学校听评课,要“大单元”,省市级赛课,要“大单元”,但没过多久,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就说“不赞成‘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提法,要尊重教学的规律。”很快,“大单元”又成了大家批判的对象。

      难怪很多语文老师常常感叹,越来越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教语文了。

      哲学家说,一切都在变化中。语文教学自然也不能例外,这大概就是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一定要关注它的时代性元素,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要做时代的落伍者。那么,在这些新名词不断涌现的变化之中,语文教学有没有不变的东西?有没有需要语文教师始终坚守的东西?张教授的观点是——守正创新,行称致远。

      张教授重点谈了体现语文教学时代性的几个概念:语文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评一致性、整本书阅读。

    张教授是以审视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概念的。比如“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任务群不是以语文知识点或文本为纲,而是以核心素养为纲。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通过学习任务群,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自主语文活动。

       比如“大单元教学设计”,张教授提倡立足教材已有的编排思路和结构,在搞好单篇教学的基础上,按照单元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结合人文主题或语文学习要素分设专题进行学习。而不只是一味把单篇教学全部改为单元整体教学。

      比如“教学评一致性”,张教授举七年级期末测试题的例子来说明当前语文教学中教与评的割裂,强调教、学、评三者都服务于学习目标,所教即所学,所学即所评,所评即所教。

      整本书阅读,可能是当前一线老师最为头疼的事。前一阵子,兴起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风潮,省市级的课例展示活动中都可看到整本书阅读的公开课(我也上过整本书阅读的公开课)。但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既然是整本书阅读,那就需要学生花时间把整本书读完,而展示公开课基本上都是借班上课,所借班级的学生并没有参与教师所指导的整本书阅读。没有阅读的前提却来展示阅读的过程,学生只能跟随着老师的“指导”表演性地在书里走一圈儿。

       张教授引用温儒敏教授的话表明自己的看法,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抓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牛鼻子,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整本书阅读的功夫在课外,应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堂上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教师可以给一些指导,主要是读“这一类书”的方法指导,不要和一般的课文教学那样去多加讲解。而这些提法,正是老师们在“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出现以前的做法,突出“课内得法,课外受益”。可见有些概念变来变去,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传统。

       从讲座中可以发现,张教授是力求从这些时代性元素中还原出语文教学本真的东西,让老师们透过这些时代性元素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少谈点儿主张,多解决点儿问题;少喊点儿口号,多进行点儿探索;少一点儿盲从,多学会点儿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中学语文课堂的时代性元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