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孩子是如何对知识产生恐惧和排斥的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因此,父母的教育模式和家庭环境的成长经历,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童年是一个人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的养成期,童年时期的情绪感受会内化为成长记忆,影响个体成年之后的一切。
而在这些成长记忆中,“饥饿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曾经有个女孩每次吃饭都必须吃到再也吃不下去才会停下,若不如此,她就会感觉自己还饿。这种吃法让她的体重直线上升,但是,她却无法控制食欲。饥饿感像一个幽灵一样纠缠着她,逼迫她不断地吃。
直到她因无法忍受这种状态而预约了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的心理咨询,才真正理解这种“饥饿感”的来源。她来自贫困山区,幼年时家境贫寒。整个童年期间,她都处于饥饿状态,很少吃饱饭。这种饥饿感在她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让她在成年后形成了“吃不到撑就停不下”的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类似的“饥饿感”还有很多:
从小被父母和亲人忽略、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内心对爱有着强烈的“饥饿感”。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讨好别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是否关注。
在内心深处,他们依靠他人对自己的认可来看到自己,在他人肯定自己时会患得患失,若受到他人的质疑就会否定自己。由于对爱的强烈“饥饿感”,导致他们在婚姻家庭中和其他人际关系中都处于始终无法满足的状态,并因此而无法体验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从小在金钱的匮乏中长大的孩子,内心对钱有着强烈的“饥饿感”。对金钱的匮乏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家境真的贫穷,而父母又比较直接地让孩子感受到了这一点;一种则是父母采取的“贫穷教育”,意在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
但不管是哪种状态,都会引发孩子对钱的“饥饿感”,并因此导致成年后对金钱的执着。这种执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拼命努力挣钱,看着自己的钱一点点增加是他们最快乐的事;二是永远不愿意花钱,只要花钱就会感觉内心恐慌。由于无法改变对金钱的态度,他们的生活品质往往无法保障,更无法提升;而在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中,他们也会把这种控制转嫁到他人身上。
父母若懂得“饥饿感”所带来的影响,就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防患于未然。
防止爱的“饥饿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注。任何带有目的和要求的关注,都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感受不到真正的爱。无条件的关注包括了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及时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与孩子平等地相处、随时成长自己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示范等等。
而防止金钱的“饥饿感”最好的方式则是正确的“金钱观”。勤俭节约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是孩子终其一生都受益的好习惯。但是,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培养管理的态度而不是畏惧和恐慌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家境贫富,父母都必须要让孩子明白:是人在管理钱而不是钱在控制人。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两点:一是父母的钱再多,也不是你的,让孩子懂得自己必须要拥有挣钱的能力;二是合理的消费,不能为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就处处限制孩子,让孩子无法从小不敢花钱,以至于成年之后也不会正确地管理金钱。
“饥饿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父母必须要避开的“雷区”,但在有一个部分却需要父母着重培养——那就是对知识的“饥饿感”。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误了多少父母,又坑了多少孩子。父母从胎教开始做起,孩子一出生就要学习,幼儿园就背起沉重的书包,上小学就被作业包围,再加上不断加压的初中、压到崩溃的高中——每一个拼命挣扎的孩子都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形成了对知识的恐惧和排斥。
这样的教育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
有些孩子在高中甚至初中就出现了各类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地是因此而导致孩子出现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的后果。即使孩子侥幸度过了魔鬼教育期,但只要进入大学,就开始拼命地玩,再也不想看书了。
学习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坚持的事,而对知识的“饥饿感”则是保持学习热情的最佳方式。所以,在童年时期,父母若能掌握孩子的学习规律,不仅能还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更能培养孩子对知识的“饥饿感”,让他在成年之后依然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凡事都会有利有弊。
若父母能帮助孩子在“饥饿感”的成长中,取利而去弊,就能培养出自信优秀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份美好的成长记忆。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喜欢可以点赞分享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