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写道:“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未来。”
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超级英雄们准备时空劫持时,绿巨人班纳博士解释说:“如果你回到过去,那个过去就变成了你的未来,然后你之前的现在就成了过去,这个过去不会因为那个新的未来而改变。”
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比较难懂的文艺片,它有2D和3D两种形式组成,2D部分是一些记忆碎片,3D部分是主角罗紘武的一个梦。故事很简单,讲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别,2D部分体现了记忆的碎片性,3D部分体现了梦境的连续性。
前面提到这三段内容,是我看完黄锦树《雨》后联想到的。它们的关键词是时间、记忆和梦境,而《雨》的内容也正是这三方面的体现。
书中《仿佛穿过林子便是海》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你还不懂时间的微妙。它不是只会流逝,还会回卷,像涨潮时的浪。”
所谓回卷,跟博尔赫斯所说的分岔是相似的。无论时间回卷,还是分岔,都是指人对那段时间的回忆被重组再现。这样过去的人和事都在不断重现,又不断变化,但他们之间总保有相似性。
黄锦树在采访中提到说:“就是做梦都会在马来西亚,所以写作的那时候的场景,都跟家有关。”可以看出作家的家族记忆对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但黄锦树厉害之处在于不是把那些记忆简单地记录下来,成为回忆性散文,而是对它进行重组再现。
正如书中《小说课》指出的创作方法:“自传性必须藏在背景深处,像只暮色中的灰猫。”《雨》中当然有很深的黄锦树的家族背景,但你又很难指出哪一部分就是真实,书中是一个虚虚实实的世界。看懂它,就是找到那只灰猫。
我认为书中“《雨》作品”体系的八篇小说最能体现出黄锦树创造的虚虚实实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以橡胶林为背景,以四个相同人物(父亲、母亲、哥哥和妹妹)为基础。接下来主要分析这个体系所构建的世界,来找到那只灰猫。
1.“雨”作为一种意象
马来西亚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自然,雨在黄锦树的故事中是常见的天气,给故事营造了一种湿漉漉又看不透的氛围,也参与了情节的推进。
《老虎,老虎》《树顶》《水窟边》《拿督公》《龙舟》《沙》《另一边》和《土糜胿》这八篇短篇小说中都有雨的元素,而且关于雨的描写所占比重也依序减少。《老虎,老虎》还有许多雨中场景的描写,到了《土糜胿》则剩下一句“很多蛙在叫,好像大雨后的沼泽,它们在欢唱雨季的到临。”
也许黄锦树并没有意识到他这样的安排,而我对这样的安排则看到某种变化,那就是“雨”在时间性上的变化。它从一开始与人物活动密切相关,慢慢被剥离与人物的关系,对人物的描写也从外部事件到了对人物内部之间转变。
主人公辛他们一家是以割胶为生的,小说中也对割胶活动的描写,但是一旦下雨就会影响到他们割胶。
“下大雨就不必赶早去割胶”
“一犹豫,雨帘哗地泻下,那么大的雨,即便已割了百数十棵,收回来的也是稀得不能再稀的胶水,颜色虽还是白的,水太多,却再也凝不了了,收了也只是倒掉。”
雨会影响他们的起居时间,会影响他们的生计,甚至还会危机生命,这是因为雨量过大会引发洪水,进而父亲去世,或者父亲与其他女人出走了。
故事的发生有雨,故事的结束有雨,雨似乎是一切的诱发者与见证者。
“然后大雨又来了。日本人也来了。”这是《水窟边》的结尾,这就将雨与日本人,与危险联系。作为结尾,它意味深长,又预示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2.梦作为一种现实
梦是假的、虚幻的、不存在的,它有别于我们的现实。但我们会做梦,这又是存在的,是睡着的现实,相对于醒着的现实。
对梦的解释多种多样,有的说是潜意识的反映,有的说是对记忆的篡改。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将记忆与梦境连接,通过2D和3D的形式来区别,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到梦境对记忆的篡改。
正因为“对记忆的篡改”这一点,我才会将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和八篇小说联系起来。
黄锦树高明之处就是能够很好地处理现实与梦境的联系,让读者走进虚虚实实的世界。我甚至想说这八篇小说就是黄锦树的梦,在这里,他一次次地篡改了辛、叶子、父亲阿土和母亲阿土嫂的故事。
当然,回到小说中的现实,里面不断出现关于梦境的描述,恍惚间让人有种看《盗梦空间》的感觉。
在《老虎,老虎》中,辛时常会做梦。“梦到他在大雨声中醒来,家里空无一人。”“然后在梦里哭醒。醒来辛发现母亲笑嘻嘻地在一旁看着他,‘做梦啦’。”后来他发现梦中的老虎可能是大黄猫,祖父的味道也许是猫的臭屁。
在马来西亚的橡胶林中,老虎还是经常出没的,对人会构成威胁。辛的梦表现出他害怕失去亲人,有不安全感,同时祖父可能对他又有不一样的意义。可是,故事结尾,辛却开心地迎向小虎,因为它们和猫一般大小,他想养。
而在另一个故事《拿督公》中,妹妹就疑似被老虎吃掉。“能让两人减几分悲伤的是,他们深信,妹妹是替代哥哥而牺牲了。”
也许梦里的或现实的老虎除了表示胶林里隐藏的危险,还有来到马来西亚的日本侵略者。在那次战争中,有人全家被屠杀,有人有一个小孩幸存。
幸存的人会经常做梦,会梦见死去的人,也会梦到诸神。“父亲说他梦里的诸神一定会化为灰烬。”因为诸神没有充当他们的保护神,形同虚设,在梦里消失,也许也可说精神的奔溃。
《龙舟》中外公会把梦与现实混淆,这可能是一种记忆混乱的表现。他就讲了许多事情,也是几次梦,如辛在屋顶下看到一艘船,辛梦到舅舅被老虎吃,甚至还有一次梦游进了女儿房间,发生不伦事件。
《土糜胿》这篇小说中,梦境是最多的。人物多次醒来,多次在梦境中迷失。辛不愿跟人说起看到的事,“因为他不确定是不是梦。”
很难说清小说中那些关于危险、关于伦理的梦具体代表了什么,你只能在这种虚实交替中去感受,体会那种不确定的神秘的世界。
3.死作为一种结果
在几篇小说中,都会出现人物消失或去世,如父亲、辛、妹妹和舅舅。这些人的消失或去世往往是故事的开端,也就是说他们的不存在引起了其他人生活的变化。
《树顶》中,父亲为了去救人,在夜里冒着雨划船出去,再也没回来了。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不见了就让家里人处于不安之中。苦寻不见,摆在他们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卖掉代表父亲的船,要么母亲嫁给军官。
他们选择了前者。辛嚎啕大哭,“似乎是船被载走得那瞬间,确定父亲不会再回来了。”
《水窟边》中则是哥哥辛早夭了,他就埋在园子里,这是他们家的秘密。辛虽早夭,故事却是围绕着他展开,如辛的神秘死亡,为了辛而生了三个女儿,辛常出现在父亲梦中,最后辛的尸体不翼而飞。
《龙舟》中的死亡最离奇,因为它将三代人连接起来了。“想到母亲而今的年龄恰是外婆猝死之龄,自己的年岁是大舅意外死亡时外公的年岁。”在年龄上的相同,表示死亡成了一种代际遗传。
而小说中也多次讲到辛与舅舅的相似性,外公把辛当成重新投生的舅舅,也怕辛有不好的遭遇。
可是再将孩子的父亲是个谜,还有辛印象中外公吸吮母亲的奶联系起来,这又成了一起伦理事件。
《雨》作品体系包含内容十分丰富,既有马来西亚热带胶林背景,又有日本侵略时代背景,甚至有许多神秘难解的伦理事件。这里面有黄锦树的自传性,但又难以将其准确找出。它充满了多种多样的情况,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