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核心就在于理解人格,那什么是人格呢?人格就是: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这是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人格就是每个人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不同的人,人格的形成也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化,同时,我们的内心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整合,形成了整体的、稳定的、独特的和具有社会性的个人特质,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特征。
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人格障碍就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也就是说,人格障碍形容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先天原因(遗传)和后天因素(创伤事件、环境等)的影响,使得自然发展的过程受到了阻碍,从而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迹,心理出现了偏差,形成了与社会主流思想有差异的认知和行为,严重者会出现危害社会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因此,了解自己的人格和他人的人格,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里面提到的12种人格障碍,更好的了解身边的人的行为和内心的表达。
在精神分析的世界里,所有的障碍都是一种糟糕的感受+一种糟糕的认知,例如,焦虑症,就一种糟糕的感受+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的糟糕认知,也就是说,焦虑的是糟糕的感受+糟糕的未发生的事情认知;抑郁症,就是糟糕的感受+糟糕的已经发生的事情认知;恐惧症,就是糟糕的感受+对正在发生的事的糟糕认知。
在这里解释一下,这里的“症”并不是疾病、病症的意思,而是为了作为医学区分的一种称呼,因为在心理诊断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精准的判断来访者明确的是什么病症,而是大概的评估来访者处于哪一个阶段。
这让我想到了精神分析对人的划分,在精神分析师的眼中,把人分为3类:第一类:精神病人(精神分裂症、妄想等);第二类:人格障碍;第三类:神经症,而在神经症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正常人,因为神经症水平的人的自我功能很强大,自我修复能力是否强大,说明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困难,而神经症水平的人对生活大多都充满了希望,在自我防御的方式上也更加成熟,象征化程度越高,说明一个人的心智化模式越成熟。
其次,除了刚刚说的三类常见的人格障碍,我们再来核心冲突的人格障碍。
1、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是因为早年原始的自恋没有打破,在自恋人的眼中,其他人都是陪衬,只有自己是主角,自恋型人格大多都会采用理想化(贬低与抑制)的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
那么什么是理想化呢?就是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找到自身的优越感,认为别人都不行,就自己最厉害,对待他人态度冷漠,很难与别人共情,不易体会他人的情绪,常常意识不到自己与客体的关系,意识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所想,想当然的认为他人就应该知道。
这就好像处于婴儿期婴儿对于母亲的依赖,需要母亲的及时回应,婴儿此时会认为我知道的母亲也应该知道,而这就是婴儿期的原始自恋。
2、类精神分裂型人格,这需要与精神分裂症作一区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一种,是精神医学的范畴,需要接受专业的精神分析科的治疗;而类精神分裂型人格,是一种障碍,是一个人倾向于对某一独特环境的需求,常常面无表情,心不在焉,难以揣测,对他人的评价满不在乎,喜欢一个人独处,是一种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但并不影响社会功能的发展。
3、依赖型人格障碍,就是说,对他人过度依赖,自我意识薄弱,常常降低自己的需求来满足他人的需求,甚至是主动做一些讨好型的事情,拍马屁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一段关系,希望这段关系能够长久,而由于依赖性人格对他人太过于依赖,特别是情侣,一方太过于依赖,会让另外一方感到窒息;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对方还会因为有一种被需要的感受而很乐意迁就依赖方,但是很快就会发现对方的依赖超乎了自己的承受压力,最终被迫离开,而离开对于依赖性人格也是巨大的打击;而依赖性人格就会为了留住对方,不断的纠缠对方,甚至为了不结束这段关系,而降低自己的自尊,答应对方的一些无理的要求,来维系这样的关系。
相对于依赖性人格,独立性人格正好是相反的,他们过于独立,任何事情都自己搞定,不愿意麻烦别人,这就会给人一种错觉,觉得独立型人格的人很厉害,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也没有太多的烦心事;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太误会独立性人格了,他们并不是没有需求,也不是不想依赖,恰恰相反,他们是因为早年想要依赖的时候,没有可以依赖的对象,因此,他们会觉得外界都是靠不住的,我只能靠我自己,通过不依靠别人来保护自己——防止因想要依靠而有无人依靠的那种失落感和内心的那种痛苦感,独立的人会想,既然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无法满足我,那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那我就先下手为强,不给你机会伤害我,我就不去依赖你,这也就避免了被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过度依赖,还是过度独立,都是因为早年的父母在本该恰当对待的时候,没有恰当的对待他们;依赖的人,是因为父母过度的参与孩子的决定,帮孩子做的太多,导致孩子本该自己可以做,也不去做的行为;独立的人,是因为父母早年没有及时的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到父母是不可靠的,周围的环境也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被父母忽略掉的孩子。
4、回避型人格障碍,这个应该放到依恋类型里面来说会更加完整,奥斯沃斯做了一个实验——陌生情境法,专门研究婴儿对父母的依恋关系,通过实验,他把依恋类型分为:安全性依恋、抵抗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安全性依恋:此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玩具,并不总会依偎在母亲身旁,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待陌生人也比较积极、友善。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会表现出苦恼、不安;当再次相聚时,婴儿会立即与母亲接触,并且很容易被安抚,继续探索房间或者做游戏。
这种类型的宝宝通常有一个对婴儿的需要、信号高度敏感的母亲,她们会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正确理解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长大后,安全型宝宝的适应力更强,容易与人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同时在这段关系中又很懂得把握交往的界限感。
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20%,具体表现在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母亲回来后,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当然,有的婴儿也会对母亲的回来表示欢迎,但是非常短暂,与母亲接近一下就离开了。这种与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链接的婴儿,也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这类婴儿的母亲可能对婴儿的需要不是十分敏感,甚至伴有烦躁、压抑的表现,或者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长大后,回避型宝宝可能会面临想逃离家庭、轻易相信陌生人等情况。
反抗型依恋:占比约10%-15%,又称矛盾型依恋、焦虑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很警惕,对于母亲的离开表现出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的态度又是矛盾的。他们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母亲的接触,对母亲的拥抱会生气地推开,但也不容易重新回到游戏状态,会时不时看母亲。
此类孩子的母亲可能经常给予孩子错误的回应,时而冷淡时而热情,尤其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可能变成了发泄桶。长大后,反抗型宝宝会比其他人更为焦虑,可能会过度依赖他人,或者干脆遗世独立,拒绝与他人长期、亲密的关系。
虽然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本书还提到了被动型的人格,也就是说这类人在生活中,很少主动的与他人建立连接,习惯反抗他人的要求,夸大质疑别人的命令,对于这类人,如果我们能够主动的询问他们的一些建议或者看法,他们还是很好相处的哦
除此之外,还有表演型人格和其他人格障碍等,都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而我认为这些障碍并不是为了去区分他人,告诉他人,你是什么类型的人格障碍,而是为了更好的接纳他人,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的与他人相处,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而是人格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那么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就能更加的从容,也就能更加的包容。
每日一书,一书一小时,天天精进一小步,日积月累一大步。
我是李赛,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跆拳道教练,还是一位总结达人,阿蔡老师赠予我一个称呼:“总结达人”,我希望自己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链接更多的人。
阿蔡老师,本名蔡洪峰,80后互联网老兵,激情满满、斗志昂扬、勇于探索的创业者, 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中国式创业培训最佳实践探索者,互联网O2O领域专家。现在致力于帮扶0到5年的创业者(创业五年内)更好的创业,提供成功率。帮助企业家、创业者打造个人IP。创业要发财,就来找阿蔡。有才者更有财,近我者富。大家可以自行百度:阿蔡老师或者阿蔡老师蔡洪峰,看看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