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豫让杀赵无恤失败,最后被杀。《资治通鉴》在讲完豫让的事情后,接着就描写韩、赵、魏三家从智伯被杀后到三家正式分晋时的权力传递情况。除赵家的权力传递比较曲折外,韩、魏都比较平稳,都是父传子。
赵家族长赵无恤死后,指定其哥哥赵伯鲁的孙子赵浣继位。几个月后,赵无恤的弟弟赵嘉发动政变,将赵浣赶出赵家。一年后赵嘉病逝,赵家长老杀光赵嘉的儿子,迎立赵浣为族长。赵浣生赵籍,赵籍就是赵国第一任国君赵烈侯。韩家第一任国君韩虔是韩虎的孙子,称景侯。魏国第一任国君魏斯是魏驹的孙子,称文侯。
魏斯、赵籍、韩虔就是《资治通鉴》开篇第一句提到的三个人。在这三个人中,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只对魏文侯魏斯的事迹进行了描述,其他两位都是一笔带过。司马光对魏文侯的描述很奇怪,讲了与魏文侯直接相关的6件事情和1件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的事情。
直接相关的6件事情是:尊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次过段干木家门口都要低头致敬;喝酒时不忘自己与属下约定的事情,因天气原因不能赴约,亲自去告知属下;韩、赵分别拉拢魏,想与魏联合起来攻打对方,魏斯都不同意;魏斯对顶撞他的臣子,待作上宾;田子方劝谏魏斯作为君主只要了解官员就可以,不需要了解太具体的事情;李克向魏斯提出识人的方法。
1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是田子方向魏斯的儿子魏击(也就是以后的魏武侯)阐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道理。
读完《资治通鉴》这一段后,感觉很迷惑。魏文侯魏斯,是古代很出名的一位明君,有关他的事迹有很多。比如西汉刘向在《新序.杂事二》中记载的“反裘负刍”故事,《韩非子》中记载的西门豹罢官的事情,特别是魏文侯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进行变法的诸侯。可以说的事情太多了,为什么司马光只是把上面的6件事情拿出来说呢?还有就是这6件事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每一件事都很有寓意,蕴含了很多道理,但这6件事放在一起来看却很杂乱,只是感到这6件事都体现魏文侯的“德”,但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却没有看出来。
最奇怪的是一般人提到魏文侯首先就要想到他重用李悝(《资治通鉴》中称李克)进行变法使魏国成为强国的事情,但在《资治通鉴》中的描述中根本看不到李克变法的一点影子,只是记载了李克两个事情。一个是上面提到的李克提出识人就看人在五种情况下的反应;另一件事情就是对吴起的评价。
后来想到司马光一辈子强烈反对变法,也就明白了司马光当然不会详细描述和变法有关系的事情,何况司马光信奉的是儒家思想,对李悝的法家思想当然看不上眼。
由于对于这6件事内在联系确实感觉想不明白,就查看了一些对《资治通鉴》进行评注的书,发现现代人的评注都集中在李克那段识人的方法上,没有发现有从总体上讲6件事之间关系的。看胡三省的注才隐约感觉把握住6件事的内在关联,特别是无意中想起翁同龢利用教导光绪治国之道的时机,暗害张之洞的事情,才想明白司马光为什么写这6件事,以及这6件事之间的关系。
咱们先说这6件事中的内在关系,再说为什么司马光要这样写。表面上这6件事好像都只是为了表现魏文侯的“德”,实际上这6件事的细节恰好表现出魏文侯搭建的权力结构。
魏文侯继位时面临的情况是文化思想上礼乐崩坏,经常出现以下犯上,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惨剧;外交上各国都虎视眈眈,想吞并别国,特别是赵,韩两国都欲争斗下去;家族内部权力继承上,是兄终弟及还是子承父业还在斗争;政治权力上世袭贵族掌握大量权力,即不利于君权也不利于国家治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魏文侯进行了变法。一是使用大臣不看出身,重视能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吴起、李悝都是来自卫国的平民,乐羊、西门豹是魏国的平民,翟璜是戎狄出身。二是以儒家思想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树立忠君思想。三是李悝著《法经》六篇,来规范魏人的行为,魏文侯带头遵守。四是培养自己的儿子魏击,为以后的继位铺路。五外交上明确提出不结盟政策,韩、赵、魏三家应和平相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虽然司马光没有提魏文侯变法的事情,但所记述的6件事情事实上就暗含了变法的主要内容。咱们一件一件来看。
第一件事是以师之礼尊敬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卜子夏是孔子的学生、田子方是子夏的学生、段干木是子贡的学生(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可见这体现了魏文侯以儒家思想为国家文化的指导思想。特别要指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人和孔子一样,都喜欢广收学生,而他们的学生很多都在魏国的官僚体系中做官。
第二件事是魏文侯喝酒喝得正高兴,一看天气下大雨,本来和农林部长虞人约定的打猎,不能打了,就立即亲自去找虞人,当面说明不能赴约的理由。这体现了“信”。信是法的基础。就如同商鞅变法中“立木为信”的典故一样。这是魏文侯为了推行李悝著的《法经》,而带头做的表率。
第三件事魏文侯拒绝赵、韩的拉拢,提出三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表面上看,魏文侯很有德,不觊觎别国的土地和人口,实际上是魏文侯对三家实力的深刻认识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三家中,赵国最强,韩、魏联合最多与赵国打个平手。双方硬拼的话,必然是两败俱伤。而且即便赵氏被击败了,韩、魏也必然会继续内斗。如果与赵国联合一起灭了韩国,那么赵国最后也一定会灭了魏国。三家只有和平共处,一起向外发展才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
第四件事乐羊攻占中山国后,魏文侯将中山国赏给儿子魏击,大臣任座反对,认为应该给其弟弟魏成,魏文侯大怒,任座一看苗头不对就告辞走了。大臣翟璜以“君仁则臣直”的道理劝魏文侯,魏文侯立即改正,待任座以上宾。这段描述第一次看很让人佩服翟璜的口才,也对魏文侯勇于纳谏的胸怀钦佩,但这里面暗含着兄终弟及还是子承父业的继承权斗争。也体现了魏文侯对儿子魏击的培养。
第五件事田子方与魏文侯一起喝酒,听音乐。魏文侯忽然发现音乐出现错误,便指出音乐的具体问题。田子方劝谏魏文侯,作为君王不必知道音乐的细节,只要了解管理音乐的人就可以。现在君王了解音乐细节,就会忽略去了解管理音乐的人了。这件事能引申出很多话题和道理,但最终还是在于用人,而用人正是魏文侯进行变法的重要内容。
第六件事是魏文侯询问李克(又名李悝)应该用魏成还是翟璜为相的问题,李克没有直接说答案,而是说自己识人的方法,就是看这个人平常日子,他亲近些什么人?有钱之后,他把钱用到哪里去?做了高官,他推荐些什么贤能?贫贱的时候,他是不是有所不为?穷困的时候,他接不接受不义之财?从这五点,就可以真正认识这个人。魏文侯听后就说自己知道应该怎么选了。李克出宫后,翟璜问推荐谁为相,李克说是魏成。翟璜就骂李克忘恩负义。李克说:魏成举荐的人都是做老师,翟璜举荐的人都是做属下,谁应该为相就很清楚了。翟璜立即表示自己确实错了,请求宽恕。很多人认为这件事的重点就在如何识人上,也是劝谏皇帝如何识人的。其实这个故事后半段李克告诉翟璜的话是真正了解司马光想表达的意思。即如何用有“德”的人,如何用有“才”的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表面上这6件事体现了魏文侯的“德”,实际上暗含了司马光对魏文侯变法的认识,但6件事之间还存在更深层次的联系。这种联系实际上展现了魏文侯变法后的权利结构。这种权力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还要从第六件事中李克批判翟璜的那句话中开始分析。具体分析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