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书林拾趣(二)

                                                              ——苏轼与文与可

                                                                   作者:奉法如天

                                                                    2022年6月15日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可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提起文与可,恐怕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但提起他画的竹子,喜欢收藏书画的人们恐怕就没有不知道的了。

        文与可喜欢画竹子,但他又不把这些画好的竹子当一回事,他就像随意地作着这些竹子的画,却成了当时非常有名的画家,苏轼与文与可是非常好的朋友,苏轼经常约文与可一起赋诗作画,喝酒聊天。

        一天,苏轼约文与可去筼筜谷(筼筜谷在陕西省洋县境内)游玩、采风,他们行走在竹林间,欣赏着山中的美景,累了就坐了下来,用竹子烧着竹笋,用竹筒盛着美酒喝着,把酒言欢。

        他们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边喝着酒边说着闲话,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苏轼向文与可提了一个问题。苏轼问文与可说你在创作竹子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灵感可以捕捉,当灵感来了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把灵感捉住。

        文与可哈哈大笑着说,这个很简单,当灵感来了的时候,你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抓住,这就好比老鹰抓兔子一样,当老鹰在空中盘旋着,发现地面上的兔子时,必须快速俯冲下去,迅速地把兔子抓住,创作灵感也是这样的。如果不快速抓住灵感,灵感就会稍纵即逝,再也没有了当时的灵感。

        苏轼听了笑着表示同意。

        苏轼从文与可对灵感的描述中也体会到了自己在创作中的心理反应,写文章和画竹子有同样的道理,没有灵感时,写出的东西就没有生命,因为灵感就是文章或者一幅画的灵魂,有灵感时,作品才会有灵魂。

        如果无病呻吟,无的放矢,那样的作品必然没有灵气,也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从苏轼与文与可的聊天喝酒中,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们那种物我两忘,寄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其乐融融的场面。

        这个故事出自苏轼的名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在这篇文章中,让人感受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也让人有一种被深深感染的情怀。

        读这篇文章时,仿佛让自己置身于他们当中,也被茂密的竹林包围着,身体还能感受到在筼筜谷那清风拂面的凉爽和惬意,心灵也仿佛受到了一次荡涤,情操也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陶冶。

(此文并非翻译原文,只当情趣欣赏而已,语有不同者,幸勿怪焉!)


                                                                                                              写于2022年6月16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