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过“要想消除人类的恐惧,只能依靠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只有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的个体才能拥有没有焦虑的人生。”一个家庭要想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处理好邻里关系是最直接的需求。

很小的时候住在像四合院一样的院子里,门口就是垃圾堆和厕所。那时候非常小,大概三五岁的样子,本就没什么记忆的的年纪,偏偏家里人和邻里关系不怎么样,总被别人欺负和瞧不起。长大一些,跟着家人搬到楼房去住,比以前整洁,同时也安静了许多,邻里之间不常往来,就算是同一楼层对门那户人家,也鲜有回忆。

在同我类似的一代人眼里,邻里关系的好坏似乎只局限于语文书上“孟母三迁”般理论式的故事,我自己是没有邻里关系好坏的绝对执念的。如今背井离乡在城市里生活,不仅同一楼层的邻居远比老房子邻居的数量多的多,而且更没有交集了。我印象中爸爸妈妈和老家的对门邻居还能聊两句,有个微信。我自己却完全没有和邻里交流的任何记录。似乎时代越发展,我们就越不需要邻居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像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图文文字,只让人觉得很好,却不太能拥有了。

我最亲的邻里关系只有一户,两家之间分属不同的小区,彼此直线距离有四五百米。即便如此,至少不是生活在完全陌生的世界。谁都有马马虎虎的时候,身边能有一个靠得住的邻居,也不管他们家答不答应,我依旧果断的把家里备用钥匙丢给了他一把。万一哪一天自己没带钥匙,不用一筹莫展打电话找师傅开门了。

说起我这个邻居,之所以我们关系这么好,是因为之前是一个公司的。在公司里我们的关系就很合得来。离开原单位之后我就搬了家,想不到却和他搬成了邻居。有这样的旧交情在,邻里关系自然是更加牢靠。我这个人素日里不是追求交际的人,自己的事情也喜欢自己来处理,这种性格让我每次搞不定事情的时候,也不好意思开口求人。但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大门的钥匙虽然目前自己没有用上,但托我有这样邻居的福,还真有两次请对方帮了个忙。

去年临时起意从云南到西藏旅行,到了云南才想起来家里的衣服好像没有收。我记得那时查了一下天气预报,我人在万里无云的云南,家里却是梅雨季,瓢泼大雨一阵一阵就不停过,衣服干了不收进去,回去了就要重新洗过。于是我挺不好意思的让别人去一趟我家收衣服,顺带着检查电器和燃气有没有关好,邻居冒着雨从自己家里赶过来帮我收衣服,说实话,这样的情形如若自己不亲身经历,是很难想象的。

还有一次也是因为外出,要去东北待上半个月,这次出发前收了衣服,检查了电器设备。却因为养的盆栽本就一两个星期没有浇水了,在东北又待了个把星期后,实在觉得还是开口请邻居帮忙给娇嫩的植物们浇浇水吧,所以又麻烦别人跑一次到我家“伺候”盆栽。有趣的事,这次盆栽就活了,他临走时玄关的灯却忘了关,一直开到我回来。我回到家的时候哭笑不得地看着亮了四五天的灯,立刻先拍了照片发给他,之后还故意揶揄他好几次。

有时候我会想,好的邻里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几年下来,他从来没有麻烦过我,却被我指使当了几次“管家”。我是个嘴上不饶人的人,心里很感谢他,嘴上真没说过几次。

端午将至,以前邻里之间还会互送粽子,一家人可以吃到好几户人家包的粽子,邻里关系好的,数量多的人家,各种口味、形状的粽子都能“沾光”吃到。现在我们这一代能做饭的都不多,粽子更是不会包,没空学怎么包,也都是纷纷在网上买一些“走个形式”。我想送一些给我可爱的邻居,希望这缘分能长长久久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