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体找到我们的情绪

当我们去问孩子怎么了,此时此刻,我们心里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在问句的背后是否已经有所判断,已经有自己的答案和标准,问,是一种责备,只是用问句的形式展现而已。

比如:

你怎么哭了:后面是责备,不应该哭啊

你怎么不吃了:你应该吃完了

你怎么过来了:你不是应该和那些孩子一起玩儿吗?

我们的问句中,包含着对孩子的期待,控制,而我们在问的时候,内心是焦虑的,但是我们是不知道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一对情侣有如下对话:你怎么了?

爱人回答:没怎么!

当你去问爱人怎么了,此刻你对她有判断,她看起来那么不开心,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我惹到她了吗?她的脸上明明就写着,我不高兴。

于是,你去试探,尝试讨好,有点担心,求关注和爱

那爱人那边的想法呢。她虽然嘴上回答,没怎么,但她的心里也有很多过程,比如,她可能的心理活动是:你还问我怎么了,难道你都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对吗?难道你不爱我了吗?爱我就肯定能懂得我在想什么啊!

爱人此刻的感觉是受伤的感觉,觉得不被关心,不被爱的感觉。而她表现出来的是拒绝的态度,内心深处仍然是求关注和爱。

这个谈话中,情侣双方都渴求关注和爱,都是渴望和对方好好在一起,但是,整个的对话没办法展开,氛围是冷冰冰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逻辑上说不通啊~

其实这些是我们的原生家庭给我们留下的:心口不一。当我们小时候伤心的时候,妈妈说,别哭了,哭了就不乖了,哭了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当我们畏惧的时候,妈妈说,别怕,男子汉,上吧!但我们害怕的时候,妈妈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小虫子而已。当我们担心的时候,妈妈说,别担心,这些人都是空气,你硬着头皮上。。。久而久之,你的心和你的人分离了,你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在哪里,因为长期的忽略自己的情绪,于是情绪和理智中间的链接断掉了。

怎么才能找到我们的情绪,让情绪和身体进行链接呢~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通常我们有情绪时,我们会回避对方的眼睛,躲开对方的触碰,我们身体也会有逃离的姿势,比如脚尖向外,比如身体外倾,比如膝盖分开等。所以,当我们想去跟孩子沟通时,想要消除言语中的不一致,心口不一,我们就需要蹲下来,用手拉着孩子的手,平视孩子的眼睛,慢慢的说话。用这样的姿势消除我们的情绪,平静的慢慢的说,让孩子也可以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说话的内容不要有批判,不要有观点,把自己的感受真实说出来,仔细体会一下,比如:我看到你在哭,我感觉你有点伤心,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伤心了,妈妈想要关心你,安慰你,但妈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再比如:我看你吃饭的时候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是怎么了?不舒服吗?饭不好吃吗?想要去玩儿,等下再来吃吗?

或者:我看到你想要上台前,手一直拽在一起,你觉得上去讲话有点困难吗?你有什么感觉呢?你担心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透过描述我们看到的现象,发出信号,我是在观察你,关心你,然后说出我们自己对观察结果的判断和感觉,这里面没有批判只有疑惑,让孩子来解答我们的困惑的感觉。

这个过程需要对自己很好的把控,对情绪的感知,对事情本身的觉察,我们练习时免不了会忘记,没有关系,只要坚持尝试,就会有效果。我们可以尝试每天睡觉前,想一想白天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没有意识到哪里应该这样交流,哪儿做的不好,哪儿做的好,记录下来,警醒自己,下次要注意哪种情形下应该如何做,写下自己可以做的应对措施,对着文稿演练几次。

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看电视时,假装自己进入场景,在那些场景下,应该如何去描述现象和过程,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如何在对方已经有攻击性语言和动作时,保持对身体的觉知,尽量舒缓自己的情绪。相信在这样的训练下,我们对自己的情绪会越来越敏锐,也就能用身体找到自己的情绪,慢慢的进行改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身体找到我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