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里,各种关系间,与人事物的互动中,其实是:有进有退,有主动有被动,有顺心有妥协,有付出有接受,有主导有配合,有得到有失去,有满足有遗憾,……

20210326周五

今日有感:

1在任何关系里,没有谁是只付出,只妥协和只配合的,没有谁一直处在委屈愤怒,被伤害的情绪和角色中的。

如果这份关系能够存续,那么,关系中双方的互动,肯定是在有意无意的,或是主动被动的,维持着各自的各取所需,维持着双方能接受的平衡。

所以,不要轻易去评判关系中的一方,也不要妄自认为别人的关系好或不好,或是自以为是的去调解,去建议别人,在关系里应该怎样如何。

关系里的对错,冷暖,是否合适,就如饮水或穿鞋,谁喝谁穿谁知道。如果需要改变,在某个时机的促动下,定会有一方开始,进而带动另一方。关系的存留或是结束,不是别人说的算,而是关系里的人在选择和决定。

很多时候,我们还真的得把关注点收回到自己身上,关注着和打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至于别人的地盘别人的事儿,若是人家不邀请,咱们还真的别没有眼色,没有礼貌的不请自去,反客为主,指手画脚哦。

2我们把“我要做自己,我想做自己”挂在嘴边,当成目标和渴望。

那“什么是做自己,怎么做自己”,又有多少人清晰明确?

有些人觉得“做自己”,就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委屈不压抑自己,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但仔细想想,这话听起来看起来估计没毛病,可实际做起来,好像有点难度。

可能,在这段话前,加上个,“尽量,大部分情境下”等类似的条件语,会稍稍显得现实,可行些吧。

要知道,绝对的“顺着自己的心意,做自己”,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在任何情境下都坚持顺着自己的心意做自己。

其实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在生活里,各种关系间,与人事物的互动中,其实是:有进有退,有主动有被动,有顺心有妥协,有付出有接受,有主导有配合,有得到有失去,有满足有遗憾,……

我们有顺着心意做自己的时候,也有顾及他人和当时当下的情境,主动选择或是被动妥协做不了自己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一点,可能,就会少一些纠结,或是委屈愤怒吧。

3越来越发觉,真的如书上所写:只要我们不一直沉溺在消极的信念里,糟糕的情绪里,很多问题/痛苦都会有转机,莫名其妙的向着良性好结果发展的。

也是,不要因为人事物一有不如意就一直心烦意乱,或是抱怨不停。要知道,我们的身心状态也好,智慧直觉也好,运势气场也好…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被我们的信念心态,情绪感觉影响的。

若是我们愿意相信,任何问题都能被解决或超越,任何痛苦都会给我们指引个方向/提供个机会,最终会带来好的结果。那我们估计就不会轻易向问题/痛苦低头,不会总是被其扰动,困在糟糕的情绪和困境里了。

*今日摘抄:

不管是谁,都逃不过生活的捶打磨练。一个人来到这世上,总要经受困难和失败才能成长。

这就像毛毛虫要羽化成蝶,必须经历脱壳而出前的挣扎与努力。唯有闯过风雨,才能变得更优秀,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在面对人生的悲喜时,宠辱不惊,豁达宽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在生活里,各种关系间,与人事物的互动中,其实是:有进有退,有主动有被动,有顺心有妥协,有付出有接受,有主导有配合,有得到有失去,有满足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