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说孝顺

今天,2021年10月14日,是重阳节,网上充满了各种思念老人的情绪。国人此时都忍不住想起这首古诗: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网络图片,侵权可删

这里王维想起家人团聚时,自己一个人在外漂泊的辛酸。而现代人,不仅有同样的切身感受,也会想起留守老家的老人:像我,已在北京安家落户,时不时地会想起千里之外的老妈。

前不久的10月2日,我和我哥回去料理了我爸的三周年祭,事情办的很顺利、很理想,我妈和我们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10月2日办事结束后,我推掉了很多事情,下决心给老妈解决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弟兄两都已在外地安家,家中就剩下老妈一个人。老妈不喜欢住在大城市的水泥盒子里,更喜欢住在老家、喜欢老家的风土人情和你来我往。由于老妈目前生活尚能自理,我弟兄两就尊重老妈的意见。但是老妈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腿脚不太灵便,而且耳朵比较聋,打电话时基本听不清楚。

前段时间,老家厨房的一个纱窗坏了,老妈自己找人帮忙换。她给好几个人都打了电话,现在大家都很忙,最后总算有个人答应下来了。又等了好几天,那个人终于来修理了纱窗。我实在想象不出来,耳聋的老妈是如何和别人用电话交流明白的。

老家的卧室门锁坏了,我是这次回家才发现的,我被困在卧室里出不来了。我想起如果我老妈被困在里面,如果手机又不在身边,邻居家里都没人(都去大城市打工了),喊的话别人又听不见,仔细想想,我真是吓了一跳,不敢细想。老妈说我爸在世的时候,门锁就有问题,但我爸一直拖延着不修,这都过去四五年了,问题越来越严重。我骑上电动车,去老庙镇里买锁,在镇上转了两三圈,问了七八家店铺,终于找到一家卖卧室门锁的。店主说锁25元,让我回去自己装。我看了看,觉得自己不会装,就问他们能否上门安装,老板说,上门需要100元,我一口答应了。店里的伙计就跟我回家,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换好了锁。我想这要是老妈,她那么慢的走路速度,最多在镇里走一条街,不可能转好几圈的;即使她去问,别人说话她又听不见,这事情就没法解决了。

家里有个灯泡的底座坏了,在4米多高的房顶上,搭上梯子也够不着。还有一个卧室的开关没装在门口,而是装在里面两米多处,进那个卧室需要摸黑走两米,才能摸到开关。我妈找了村里的几个电工,都没人愿意来;我找他们,也没有回音。无奈之下,我去老庙镇的一个卖电器的商店,问老板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老板倒是很热心,答应下午来看看。结果中午就开始下雨了,老板没来,第二天中午,老板冒雨开着车来了。他看了之后,半天没说话,最后他长叹一声说:老哥啊,这事不好办,总共的料钱也就是十几元钱,但是会耽搁不少功夫,而且还有登高、触电的风险,所以说不好要价,你最好找别人吧。我说,我给你100元,你帮我把这事办了行不?老板高兴地答应了。晚上他来了,花了半个小时把这两个电工问题都给解决了。

院子里的水龙头不好用,有点渗水,我去镇上买,基本上能找到的都是5元一个的那种龙头。买了后装上,出来的水像一把伞一样喷的很大。我骑上车在镇里转了三四圈,终于在镇东的边缘找到一家店,买到一个不锈钢的水龙头,装上后出水才正常了。让我老妈一个人是绝对找不到这个店的。

无独有偶,昨晚老婆给我说岳母在养老院的事。说没有冰箱,食物就放在窗台上晾着,热天很快就坏了。没有烧水壶,只能喝养老院的温水。养老院为了防止老人被开水烫伤,就只提供温开水给老人,可是岳母喝着温水不得劲。没有锅,有时想热热儿子送来的菜,借别人的,别人又不乐意,所以我老婆就给岳母买了小冰箱、烧水壶、多功能电锅,又给岳母买了好多好吃的:各种肠和小菜,岳母可高兴了。养老院的伙食就和食堂一样,时间长了就腻了。这下基本解决了岳母在养老院的吃饭问题。

老婆还特意和我强调,不是岳母和她要这些东西,而是和她说养老院事情的时候,提到了这些事,老婆才意识到岳母的需要。老婆说,老人真是,她们遇见困难了,不是和儿女说——来解决这些困难,而是选择不说,就这样一直忍着。

我想想我妈,她是这样,我岳母也是这样,老人的想法都很简单:就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所以如果儿女不和老人多聊天,根本不会知道老人的需要。

我和我哥回去的前几天,我们都去镇上吃饭,老妈有次高兴了和我们一起去,回来后说镇上的饭太辣,她不舒服,后来就不跟我们去了。有天早上下雨,我觉得去镇上吃饭麻烦,就给老妈说让她帮我准备早餐。老妈一听很高兴,半个小时左右就给我准备好了,我一看,有鸡蛋,豆粥,还有蔬菜,比我在镇上只能吃包子好多了。我看老妈给我做饭她很高兴,后面的几天我就让老妈都给我做饭,各种陕西特色面条,老妈做的是不亦乐乎,我吃的是不亦乐乎。我体会到,能给儿女做饭,老人觉得自己还有用武之地,当然高兴了。

我妈还让我去看我爸的一些老朋友,他们当时都参加了我爸的葬礼,现在我们已经办完三年了,应该给人家打个招呼。其中一个朋友在十几公里以外,10月4日早上,天还在下雨,时大时小,我想5号我就要回京了,再不去看就没机会了。我骑上电动车,带了一箱奶、一瓶酒,也没穿雨衣就出发了。见到我爸的老朋友,他也很高兴,聊了一会儿。整个过程花了三个多小时,我的外衣基本湿透了,但是老妈很高兴。

现在很多在外地漂泊或者工作的朋友,请假回到家乡探亲,当然是一种放松,见见朋友、和朋友吃饭聊天,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好多人和父母无话可说,天天和朋友泡在酒场,每天都是深夜才回家,这就不对了。回家看望老人不叫孝顺,能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给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方便才叫孝顺。而这需要花时间和老人聊天,才能知道老人的切身需要。

也不是说和朋友聊天吃饭就不对,毕竟老家有些事还需要朋友来解决。比如我爸的坟淀了一个大坑,我哥找朋友很快用推土机给填了,确实家乡的很多事需要有朋友才能解决。

但归根结底,我觉得回家探亲的时间应该分一下,朋友和老人三七开:三分给朋友,七分给老人。这样才能了解老人的生活,解决老人的困难,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阳节说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