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透别人么?

平时,我不化妆,不PS,也不用美颜相机。不是因为觉得自己颜值高,而是想坚持一下自己的本色。

但细细一想,就算脸不化妆,言行也在化妆。我们在不同的剧场因为角色的不同,戴着不同的面具。每张面具都有真实性,但每张又都不是我们的全部。

于是,我们谁也不能轻易把谁望穿。

在别人身上,总有一些我们无法看透的东西,比如ta当下的心情,过去的历史,某种不外显的个性和才能。看不透也许是不想,也许是真的不能。

在中国对不熟的人再热情也不过微笑点头

或者微信上的互相点赞。虽然深入内心不够,但毕竟提供了须臾的交流温暖。

且不说日常习俗会遮蔽人内心的郁闷,就算生活中较长时间的那些交流,我们也多是笑脸相对的。而谁知道这些笑脸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最近新出的一个TED talk题为Don't suffer from your depression in silence。

演讲者Nikki是一个很成功的非裔职业女性,曾经两次获得艾美奖。但当年被诊断出抑郁症后,她想到的是,怎能辜负那些辛苦来到美国的先祖?于是她仰着头满脸微笑,不对任何人说起自己的痛苦。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得知自己的侄子在抑郁症的折磨下选择了自杀,而在此之前他们虽一直交流,却对彼此的痛苦互不知晓。后来她开始探索抑郁症,并且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当她在作演讲总结的时候,她说到了life is beautiful,并试图微笑,但是那个表情里又蕴含了多少过往的辛酸、挣扎与悔恨。

虽然我们不少人都希望更多地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搞心理学的尤甚。但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有意去了解或者学习心理学就能真正了解的。人们总是有意无意隐藏什么,或者说在表演什么。害怕别人不能真正接纳自己可能是原因之一。也有人想给自己保留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空间。或是为了照顾别人,不让自己的情况让别人觉得难以应对。当然,总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

日剧《欺诈游戏》里有一个相关的插曲故事。

秋山和葛城曾经同时上一门课,课上有个作业,根据一封信来做写信人的人物侧写,信中的文字很积极、热情洋溢。秋山做了精彩的文本分析,得出“写信人很乐观开朗”的结论,葛城却用了别的方法。她从拿到信之后就问教授是否认识写信人,从教授的回答以及写信人并没有做自我介绍这几点出发,去找师母了解了一些情况。葛城最后得出了和秋山完全相反的结论,却得到了教授的肯定。

其实那封信来自一个身患绝症、被病痛折磨的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封充满希望的信,然后拴在气球上让它飘走。气球后来飘到了教授女儿的窗边,当时她正自闭在家。女孩读了信之后很受鼓舞,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于是写了回信。但再收到的却是那个男孩母亲的来信,因为他已经死了。我不知道那个男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他确实曾与世界分享过一些快乐的文字。痛苦是真实的,而想要分享快乐文字的心也是真实的。如果只看到快乐就离真相太遥远了,也许字面的快乐越强烈,背后的痛苦也越深。

后续的对话也很有意思,教授宣布结果之后,秋山表示不服,说葛城根本不是在做“人物侧写”。而教授则说,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成绩一直第一,但你最好承认,她身上有你没有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你自己去想。

图片发自App


PS:

人类搞心理学研究的初衷就是承认自己不能彻底看透别人于是才去努力地多做一些探索。当年的葛城所拥有的正是这份初心。在探索的过程中,既定的专业知识可以作为引导,但无法提供真正的结论;也许我们还需要点别的东西,可能是觉察和将心比心,也可能是小技巧,甚至可能是天赐的机缘。虽然探索也未必能带领我们离真相更近,但如果觉得自己够专业了,然后对人妄加判断而忘记了那份初心就更加可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能看透别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