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妇人进山砍柴,下山时肩上的担子却变重了,村外的小河救了她

南唐时期,汴京城北面有一座山。山脚下不远处有一条小河从这里流淌而过。

这座山中树林茂密,动物繁多,附近村民靠山吃山,很多人都做起了猎人,他们经常到山林深处打猎,之后再将猎物拿到镇子里去卖。

这里的村民不愁吃喝,日子过得十分安逸。

村中的王老汉是个老猎人,已经打猎近40年。他的儿子也是一名猎人,爷俩经常结伴同行,到山林深处打猎。

儿媳妇郑氏,刚刚嫁到王老汉家不久,平时郑氏在家中洗衣做饭,不过她隔三差五会淌过山脚下的那条小河,进山砍一些柴来烧水做饭。

可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河,不想却救了郑氏的性命。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件事还要从老李家的两个娃娃说起。

李老汉家住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他有两个小孙子,两个孩子尚小,但是比较贪玩。

有一日,李老汉去山里打猎,两个小孙子就在院子里玩。孩子的娘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发现针线不够用,就去王婆婆家借。

前后不到半炷香的时间,等娘回来时,两个孩子已经不见了。

孩子的娘开始四下寻找,可就是没有找到。她着急了,丈夫又不在家,于是她赶忙进山去找李老汉。

李老汉一听也着急了,爷俩就开始往山下走,寻思着叫人一起来寻找。

刚淌过山脚下的那条河时,放羊的张老汉叫住了李老汉:“刚才我进山放羊,在山沟里面发现了两个小娃娃,我害怕没敢去辨认,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估计那两个小孩子已经没气了。”

爷俩一听这话,赶忙朝着山沟处跑去。孩子的娘边跑边哭。

此时,一股不祥的气息袭了过来。

等到爷俩跑过去一看,山沟里躺着的正是李老汉的两个小孙子!

李家顿时被悲痛的阴霾所笼罩,但毕竟是孩子,李家并没有将两个孩子厚葬,就埋在了一处阴暗的山沟里。

从此之后,每逢阴雨天时,村民们常常会听见深山里传出娃娃的哭声。

那哭声听起来是格外的让人心疼啊!

村民们都说,那是李家的两个娃娃在哭。

且说有一日,王老汉和儿子去深山里打猎去了,儿媳妇郑氏在准备午饭。她发现柴房里没有柴火了,于是便和婆婆打了个招呼,拿着斧头和扁担进山砍柴去了。

一炷香后,郑氏砍完了柴火,她准备挑起担子往山下走时,她抬头一看,头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布满了乌云。

郑氏一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了,她不敢耽搁,挑起担子就开始往山下走。

可当她走到一个拐角处时,只觉身后有些冰凉,似乎还站着人。

郑氏回头一看,并没有发现有人。她忽然想起来,这个拐角处的下面就是埋葬李家两个小娃娃的地方。

她想到此处不禁有些害怕,挑起柴火担子赶紧往山下走。

忽然,她肩上的担子变重了很多,似乎前后的担子上坐着两个孩子一样。

一声惊雷滚滚而来,郑氏打了个哆嗦,雨点淅淅沥沥掉落下来。

郑氏咬着牙开始继续往下走,此时身后却传来了娃娃的哭声。

她不敢回头看,忍着肩膀处的疼痛,拼尽全力往山脚下疾行。

终于走到了那条小河前,郑氏挽起裤腿,掂了掂肩上的柴火担子,此时担子的重量并没有减轻。

郑氏顾不上那么多了,挑起担子就开始淌河。

当她走到河中间的时候,忽然肩上的担子减轻了。

郑氏心中窃喜,很快淌过了那条小河。而此时担子的重量已经恢复正常。

大雨倾盆而下,郑氏挑着担子跑回了家。

到家后,郑氏开始发烧。婆婆赶忙询问,郑氏遂将下山途中的遭遇说给了婆婆。

婆婆一听觉得这事不寻常,应该与李家的两个娃娃有关。

她将会看外病的张大娘请到了家里,张大娘看了许久,开口说道:“李家娃娃想要你儿媳妇留在山中陪他们,好在村头的那条小河拦住了他俩的去路,你家儿媳妇才得以平安回家,不然,恐怕就出大事了。”

“果真是李家两个娃娃在捣乱,张大姐,不如和李家念叨念叨,让他们把两个孩子好好安葬吧,毕竟那山沟里太阴暗,两个娃娃又怎么去转生呢?”婆婆说道。

“这倒是,我去和李家说说,要是他们肯同意,我还可以帮两个娃娃超度一下。你家儿媳妇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张大娘说完就走了。

郑氏裹着被子睡了一晚,婆婆一直守在她身边。

翌日一早,郑氏果然退烧了。

几日后,李家人在张大娘的说服下去了山沟里,将两个娃娃弄了出来,随后安葬在了村外的墓地群里。

从此之后,再遇到阴天下雨时,深山里再也没有娃娃的哭声传出来。

想必那两个娃娃已无怨气,已经投生去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间故事:妇人进山砍柴,下山时肩上的担子却变重了,村外的小河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