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勇于改变

硕士毕业时,记得研究生导师说我们都是很好的孩子,不需要他们更多的“啰嗦”,以后在工作生活中只需要做到两点:脚踏实地,勇于改变。现如今,已经毕业两年,总觉得这两句话将会受益终身。

现今的整个社会,只要你不是好吃懒做,就不用为了生存问题发愁,“机会”多如牛毛,但是在这些“机会”面前,由于我们自身经验的缺乏、定力的不足、目标的不明确等原因,我们往往挑花了眼,最后错失了真正的“机会”甚至会与成功南辕北辙,脚踏实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有“一步一个坑”的觉悟,当然这不意味着冥顽不化、不利用既得的经验,而是说不应该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17年以前,通信行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薪水一直低于互联网,在我17年毕业的时候,很多通信公司开始大幅给应届生涨薪,达到基本上与互联网比肩的水平,这使得我们失去了找第一份工作的初心:能提升自己能力;衡量要不要签约的因素中薪水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大家之前一直都是穷学生,第一次接触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很“值钱”,表面上矜持的与HR讨价还价心里实际上早已乐开了花。之后在工作中刚转正,发现工作与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就开始琢磨着跳槽,但是跳槽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薪水而没有想为什么换工作。

相反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更容易掉进去的陷阱。每个人都很害怕在工作中变成螺丝钉,但是我们都有思维的惰性,当我们总是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愈来愈得心应手,认为这样就是优秀的员工,其实不然,与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一样,我们都是在温室里自杀。往往一同入职的员工,刚开始也许没有很大差别,时间稍长一些,就能看到每个人不同的发展轨迹,有少数人就会比别人走得远,站得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有勇气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不断的提高自己。

我们站在“有”的世界,试图理解“无”的问题,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

因此,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承担更难的任务,而不是更熟练的任务,去学习新的知识、方法,不害怕新的挑战,就一定能避免螺丝钉的悲剧结局。

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切实做到:脚踏实地,勇于改变。

ps:目前为止遇到很多贵人,研究生导师算是最重要的一个。刚开始没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就听闻老师非常严格(大概是因为课程的考试太难,挂科率太高),后来长时间接触后才发现老师平易近人,对所有人都非常好,我们整个实验室的感觉真的是一家人,非常温暖。老师在很年轻的时候(30岁左右)就评上了副教授、博导(985工科大学的女老师,整个所里就两个女老师),刚开始只是觉得老师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后来在相处过程中,才发现老师是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如果想做到勿忘初心、淡泊名利,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制定更高的目标

pps:说一些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吧。

1、如果发不了好的SCI,那就发好的EI,如果这两者都做不到,那就什么都不发,没有文章比有坏的文章好。

    扩展一下:如果做一件事情一开始就打算得过且过,那就不如不做。

2、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很容易,但是给别人讲懂很难。因此,学习需要输出,完成知识的传递才是真的学会。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缘份,不必强求。

4、学术需要严谨甚至严苛,但生活需要宽容。

5、有选择困难症的时候,先挑最重要的,不必面面俱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脚踏实地,勇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