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我参加过一次辩论比赛,辩题是“方舟子打假韩寒,你更支持谁?”这个事件在当时炒得沸沸扬扬,方舟子一口咬定韩寒的书是别人代笔的,韩寒气得把多年前的原稿找出来,铺在一整间屋子的地上,一个个地反驳他。
我们抽到的是正方,支持的是韩寒。本以为这个辩题对我们更有益,但辩论现场,非常惨烈。当时作为二辩的我,看着对方辩友吐沫横飞,手舞足蹈,听着他们严丝合缝的逻辑,我想不到任何反驳的话。我说完了自己原先准备好的辩词,再也讲不出更好的观点来。我愣愣地坐了下来。他们实在太强了,我们团队都敌不过,结果自然是惨败。
回宿舍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不得不佩服反方的实力,能扭转不利的形式,仅用一张嘴,就把我们都征服了,实乃“神人”。
除了佩服之外,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他们能这么有见解,而我们只能说些人云亦云的观点?究竟差别在哪?”
随着阅历越来越多,我慢慢找到了些答案。但直到最近,我看完了彼得•德鲁克著作的《旁观者》,我才深深地感受到,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是无数人敬仰的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他不仅想得清楚,更难得的是讲得也很清楚,还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当时大学选专业时,凭着直觉,我认为管理学应该是一门很有智慧的学科,所以所报的24个专业全跟管理有关。遗憾的是,大学里尽忙着搞自我心理建设了,根本无暇顾及管理学,更别说彼得德鲁克了,连他的思想也没真正领会到。如今,有所阅历之后,才感受到自己错过了多少个亿的精华思想。
德鲁克一生中写过几十本书,每一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这些他都不在意,他说《旁观者》是他最爱的一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旁观者》讲的这辈子里影响他最深的15个人,这些人以及当时的时代变化,才促使德鲁克成为如此有思想的一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模型:输入输出模型。
懂一点计算机的人,可能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呢?简单点,可理解为三个步骤: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运算部件处理信息,计算机输出信息。
输入、处理、输出,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人脑的处理过程。人的大脑输入信息,可能是话语、感受、书上看到的知识等等,再经过大脑的加工,输出你对这件事的态度和行动等等。
德鲁克之所以能帮助全世界解决一个又一个社会重大问题,原因就在于他输入信息的质量一直都很高,加上大脑比较好使,信息处理得很好,并且又不断地用输出倒逼了输入,才激发他不断思考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德鲁克从小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家庭,父亲是奥地利高级官员,母亲是贵族小姐,也是率先学习医科的先进女性。年少时,他就随父母见到过很多优秀的人,比如九岁就认识了弗洛伊德,还有奥利地曾经的二把手赫姆,他的亲戚也都是各个知名大学的教授;还参与各种成人才能有的讨论,讨论国家大事,讨论时政新闻,而不是玩过家家。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他在大学选专业之前,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是经商就是做学术。为了验证哪个方向更可行,他还特地找首屈一指的法学专家柏克莱,询问他在法律哲学里最难的问题是什么。对方说是“解释刑法的理论基础。”德鲁克研究了很多后,发现做不来。于是选择经商,开始从银行的实习生开始做。
工作后,他也接触到很多顶尖的人才,生意大佬亨利伯伯会经常找他聊生意上的苦恼以及解决办法,美国知名杂志《时代周刊》创始人鲁斯会跟他聊未来杂志的动向,通用汽车总裁斯隆会跟他交流通用的管理方式等等。他从这些世界顶级人才身上,不断汲取养分,观察他们所忧虑的问题,最终成长为管理大师。
在输入输出模型中,输入是最重要的基础,信息来源越优质,输出的信息越可能优质。
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看看学生的优秀程度与什么相关。我们可能会联想:跟父母的教育程度有关,跟就读的学校有关,或者是跟童年有没有参加各种补习班有关等等。最终调查发现,学生是否优秀与家庭经济情况无关,与父母的学历也无关,也与我们平时想到的相关因素都没什么关系。真正相关的竟然是:小时候父母是否持续给孩子朗读。这个朗读不像是夸奖那类简单易懂的话,比如“孩子真好看”、“这个孩子长大了有出息”这类,而是讲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话。这种高质量输入,让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也跟着提高,长大了他也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独特见解的人。
反之,一个家庭如果交流得很少,或者父母每天总说些简单重复的话,比如去吃饭、快写作业、早点睡觉等等,那么孩子脑中可以思考的内容就很少,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疑问,也没什么好奇的地方,那么长大一点后,自然别人说啥就跟着说啥。如果把一个人的大脑比作一个杯子,那么从小输入内容简单而单一,就相当于杯子里只装了少许的白开水,但如果像德鲁克这种,脑中已经有了丰富的词汇和文体,那么杯子里装的则是患有啤酒、白酒、红酒等酒类,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能促进大脑进一步发育。当别人哪怕再导入一点不同的酒类,也会让他产生跟别人不一样的口味。而白开水兑了点酒,只是更淡的酒。
对于一个想成为思想者来说,如果每天接触的信息都是单调乏味的话,那对他产生优质观点影响很大。之前我们在做《超级个体》专栏时,有一阵子,团队之间聊得比较少,开会的时候也是他说的比较多,这样产生了一个问题:大家对专栏思考得少,每个人成长就会放慢。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信息”,他给取了个名字叫做“积木”,并让以后开会时每人拿出一块小积木,可以是收集到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或者发现的问题等等,这样大家在小积木的激发下,更有可能搭成一个更大的积木。
那你可能会问只输入高质量的信息后,人就能变得聪明了吗?
那肯定是不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不同的系统,输出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就像同样是面粉,有些机器输出来的是面条,有些是饺子皮,有些则是煎饼。
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越不用越生锈。”这不是玩笑话,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人的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普通人在一生中大约只用了10亿。人脑的绝大部分潜力还没有被开发利用出来。“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十分适用人脑。勤动脑,大脑就会永葆青春;思想懒惰了,就会反应迟钝,甚至可能成为痴呆。
让脑子更灵活的一种方式,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
这个输出不局限于写文章,还包括演讲、跟别人交流、画画、摄影等等。就读书而言,胡适认为:“发表是吸收的利器。”什么意思呢?就是光读书没用,还得写出来,发表出来,才能增加你吸收的效果,不然可能就全忘记了,或者没有帮你产生更好的思想。
台湾作家杨照说,自己非常认同这句话,只有输出才能把外在、陌生的内容,内化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为此他践行了几十年,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作家。
当我们不断输出后,就会倒逼我们的大脑去更大程度吸收、利用这些资料,慢慢地就让点状的资料,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在如此扎实的涵养之下,自然你就能产生更多的洞察,更深刻的观点。
今天真是不知不觉写多了,估计你都忘记前面在讲什么了,我帮你总结下本文的重点: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自己独特主见的人,那这个道理你必须得知道,就是
1.人脑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计算机类似,就是分三步:输入、信息处理、输出。
2.当你输入高质量的信息,才有可能输出独特的观点,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比如跟更优秀的人对话、读更有思想深度的书籍。
3.光输入高质量的信息还不够,你必须输入之后,尽可能地去输出,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倒逼你的大脑更高效地处理信息。
邢彩燕
生涯规划师,“得到”签约作者
喜欢替人排忧解难
致力于用文字呈现思考,呈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