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被霸凌后的心理伤,家长们,你们懂么?

最近《少年的你》热映,让校园霸凌事件又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社会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学校亦然。

既然,校园霸凌事件很多,且很难杜绝。

那就很有必要给家长们提个醒,希望家长们能意识到霸凌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之大,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让孩子免遭霸凌。


一、霸凌造成的心伤,犹如面上的疤痕紧随一辈子

一朝被蛇妖,十年怕井绳,这句话形容霸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最为恰当了。

在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中,有一位受访者王胜男(曾用名王晶晶),她看起来和别的女孩并无不同,但在采访中一再表示:“我完全不能相信任何人了,甚至在来(录节目)之前,我都怀疑是讨厌我的人把我骗到这里。”

原来,从高一开始,她无端成为了一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只是当时的她没想到,霸凌会持续十年之久。

一切都要从一个“三百万水杯”说起。王晶晶高一时,两位男生打架撞碎了她的杯子,同桌一句玩笑话“王晶晶的杯子值三百万呢”,在学校贴吧上谣传成了“王晶晶自称杯子三百万,要求索赔”。跟帖传达出更大的恶意:“她每天穿十块钱的地摊衣,怎么买得起三百万的水杯?”“她家好像很穷吧…”“丑人多作怪…”

要强的王晶晶看到这些帖子,无法像所有人劝说的那样“不看不听就好了”,而是为了维护自尊心不断反驳着,结果却越描越黑。

有人造谣说,王晶晶喜欢那个打碎她杯子的男生,她反驳道:“我怎么会喜欢他,我又不缺男朋友。”这句话被曲解成了“自称有很多个男朋友”。

有人嘲笑她长得像凤姐,她反驳道:“我小学就整过牙,可是反弹了。”这句话被曲解成“自称小学就整过容”。

最后,一个“整容、炫富、男友无数”的神女形象诞生了。她成了全校公敌,人人得而诛之的坏女孩。

有人自称愿和她做朋友,目的却是“直播神女的生活”供众人取笑;有人在放学路上拦住她,不由分说掌掴了十几下,王晶晶抓住她的手时,她大叫“神女打人了,快来看!”王晶晶不得不放手,又被打了十几下;有人以追求者的姿态接近她,获得信任后索取了她的私密照,随后这张照片在网上疯狂传播,谣言升级成了“她在某地当性工作者”,接着就是无休止的荡妇羞辱。后来,她回忆道,一个人欺负我,我可能会一笑了之。可那是一万个人。

绝望到极致的王晶晶,曾一口气吞下了自己的40片抗抑郁药,还开过一次煤气。在被抢救回来后,网络上的声音却是:“她都自杀好几次了还不死,这作秀太老套了。”

终于,在高三上半学期,重度抑郁的王晶晶选择了退学。省一级重点高中、年级前五的好成绩、可期的未来……她都不要了。恶意却一路不散,甚至在她结婚怀孕,上母婴论坛时,还有人在论坛上散播她曾经的“事迹”。

2018年,王晶晶一纸状书把当年的贴吧管理员蒋某告上法庭。最后,王晶晶胜诉了。但她的人生轨迹已然被改变……学业被毁、性格大变、重度抑郁,他却不知道该恨谁。

被侮辱、被嘲笑,在父母、老师眼里可能都是小事,因为他们常以成人心智评估,可在脆弱孩心理扎了一把一辈子都拔不掉的刀。

奇葩说总冠军黄执中,在一期辩论赛中提到,因从小被其他小孩子霸凌,至今自己仍很讨厌小孩,打算这辈子都不生小孩。

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负面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童年时期被霸凌的长大后更容易受到心理干扰,抑郁、焦虑的风险更大。


二、是什么给霸凌事件提供了土壤?

1、【大人们的漠视,让霸凌得以生存】

《少年的你》,有句台词说“你们为什么不相信大人”,阿早心里回答,“因为有些大人根本就不可信!即使是一位老师也不一定可信!”

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自己小学时被霸凌,和家人讲后,得到的回答是“你就不要理他们就好了啊!”而跟老师说后也没作用,“好啦你先回教室上课,老师再来处理。”老师说,老师所谓的“处理”,也只是上课之前,把那几个一直在作弄我的同学,叫过来念一念,其中一个被念的时候还一边抓屁股一边对着我扮鬼脸。儿时的海苔熊顿悟到,跟大人讲是没有用的。他们只在乎课程的进度,似乎不会注意到自己孩子是否被欺负。

大人们常常用成人的心智去判断孩子间发生的事,觉得孩子间的事都是小事,很少能和孩子谈心,觉察不到霸凌事件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任由霸凌事件发展了。

2、恶劣的家庭环境更易滋生霸凌者

家庭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是巨大的。父母充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假如父母经常争吵,父亲对母亲采用家庭暴力,则孩子性格也会比较暴躁,在学校常常会霸凌他人。父母婚变、离异也会养成孩子怪异的行为习惯,容易侮辱、霸凌他人。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式不当。过于溺爱常常会养成孩子过于自尊的个性。在学校里,稍不如意,他么就恶语相向,欺辱霸凌他人。过于简单粗暴,用暴力方式惩戒孩子,会造成孩子过激、孤僻的性格,喜欢欺凌性格软弱的孩子。

3、学校里,杜绝霸凌制度的缺失,让霸凌事件持续发生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内,学校对霸凌着,多是以批评教育的方式对待。这对霸凌者来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霸凌者仍我行我素,不把学校的教育当做耳旁风,霸凌事件非但得不到抑制,反而越来越多。

学校不是执法单位,面对霸凌者没有执法权力,所以面对霸凌者只能以批评教育的方式对待。另外,学校也不想让霸凌事件会对影响到学校声誉,所以面对霸凌也是调和的方式解决。

4、法律对霸凌者的处罚与惩戒不到位,霸凌者有恃无恐

法律只规定,但凡年满14~16岁周岁的校园霸凌者,对他人造成严重人身伤害的,如重伤、死亡、重大财产损失的才能对其实行刑法处罚。而对14周岁以下的,则一律不予以刑事追究了。


三、如何避免孩子遭遇霸凌

1、儿童心理学家如是说

澳洲一项关于霸凌的研究发现,全球霸凌事件最高发的地方之一是澳洲的小学。

他们发现,年龄在8至14岁之间的学生中,有四分之一的每隔几周就要遭受霸凌,有时还会更多。

儿童心理学家Kimberly O'Brien博士通过对霸凌事件的分析指出:因为与众不同常常遭到霸凌的孩子,往往是那些缺乏自信的,而且他们会被越来越多次的选为霸凌目标。

如何有效避免霸凌事件的发生呢?

①自信才是孩子的“龙鳞甲”

孩子不会仅仅因为与众不同而被霸凌,他们被霸凌的原因是,虽然他们与众不同,但是并没有拥有自己,反而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焦虑和难堪,从而让自己有些怯懦。

所以与其教孩子去融入去适应,不如教他们对那些让他们与众不同的东西要抱有自信。有自信的孩子,往往会由心而生一种力量,这是一种让“坏人”无法直视的能力。

②培养孩子交友能力,让孩子不孤独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不管孩子的年纪有多大,和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同学交往,和兴致相投的朋友交往,和邻居以及家族里同龄的孩子交朋友。这样,就算孩子被欺负了,在被欺负的圈子之外,孩子一直都是有朋友的。

③家长处理霸凌事件时要冷静、灵活些

对于家长来讲,当得知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了,可能是个情绪复杂的时刻,很多家长反应是直接去找熊孩子的家长甚至是找那位熊孩子,然而如果处理不好,这就是一种容易让事态升级或者让孩子的遭遇雪上加霜的处理方式。

所以,家长的感情用事无济于事,给不了孩子什么帮助,与其这样,不如和老师和校长说说孩子的事;甚至可以寻求警察的帮助。

④家长们,别让你的冷漠酿成悲剧

家长永远不要将孩子关心在意的事置之不理,或者对孩子泛泛而谈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果让孩子感觉家长不相信他们或者漠不关心,那么就有各种机会让他们不再跟家长提及此事,并且开始把他们遇到的问题埋在心里,直至最终发酵成为悲剧。

2、孩子痛痛更勇敢

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安全、平静、美满的世界,让他们可以幸福、从容、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离开父母的小家,社会这个大家庭是何其的复杂?人性之善恶,往往也不过是一念之间。

所以,与其给孩子营造一个“天下太平”的假象,不如撕开伤口,教他们学会在血淋淋的伤口里看到事实、能够思考、足够应变。

当身边有校园悲剧发生时,权威频道的新闻报道一般最为直观和客观。但是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太过于残忍而选择对孩子有所隐瞒或者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现在的孩子获得信息的渠道真是太多了。

许多学龄儿童从朋友和同学那里得到信息,或者从网络、视频等渠道看到一些画面。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边看新闻边讨论, 然后帮助他们消化消息。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年龄越大, 他们就越能理解和处理信息。如果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可以选择适当的部分和孩子讨论。

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安心,让他们知道父母会尽自己所能的保护他们;同时可以告诉稍大一点的孩子在遇到不同的突发情况下应该怎么应对, 比如找到安全的地方、找到最近的出,、以及在遇到麻烦时如何联系自己;

如果孩子感到焦虑或害怕,不妨尽可能的陪伴着他们,和他们有亲密的肢体接触,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3、对孩子的敏感,就是孩子的“救生圈”

但凡孩子遭遇到什么,即便是他不说,但是生活中总是会有蛛丝马迹的症状。

例如孩子突然拒绝上学;身上无缘无故有伤口,肿胀和淤青;饮食上的显著变化,胃口不佳或暴饮暴食;希望改变上下学的路线;做的作业不如从前或者以前爱玩的现在不大玩了……

出现这些情况,倘若父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察觉,并且及时伸出自己有力的双臂来拥抱孩子、帮助孩子,他们一定会敞开心扉,悲剧就会避免。

所以,面对校园霸凌的出现,能够第一时间有效救助孩子,或者让事情防范于未然的,只有为人父母者,平日里对孩子有足够的细心、体贴和关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被霸凌后的心理伤,家长们,你们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