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女不养你,妈养你!”(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01

刘家闺女回到刘家村的时候,还没疯。

那天飘了点雨,下不了地。吃过晌午饭,男人们都去老王家打麻将了,媳妇婆子们有几个聚在刘老太家前门子下拉闲话。

刘老太说她夜里梦见河滩发大水,把河边的菜地都淹了,早起到现在一直心慌慌。

大伙儿干着手里的针线活,有一句没一句地劝她不要放心上。梦是合眼才有的东西,见不得光的,除了梦见找厕所会尿床,没见过谁做梦显灵的。

正说着,山墙角转过来了刘家闺女,刘老太心里头就咯噔了一下。

当时有点吃大蒜窜鼻子的感觉,话出口就有点急了: “你咋今儿回来啦?”

“咋啦?不兴闺女回娘家呀?”刘家闺女把肩上挎着的黑粗布包袱溜下来,掂在手里,脸上看不出来是生气了,还是跟自己老娘开玩笑。

“你这闺女说话,落地上能砸一大坑,想气死你娘不是!我不是想着你往常都过年才回来……”刘老太嘴上响亮亮说着,脸上到底有点讪讪的。

她一把扯过闺女手里的包袱去往屋里搁,闺女跟在后头进了院。

前门子下几个女人互相瞅了瞅,努了努嘴,都没吭声。

看来刘老太刚说的那个梦,确实不咋好啊。


02

刘家闺女是刘老太的大女儿,出生时请人起了名字的,也没人喊过,打小起村里人都叫她刘家闺女,现在四五十岁,孙子外孙都满地跑了,刘家村人还是叫她闺女。

刘家闺女也乐得答应,虽然16岁翻山越岭远嫁他乡,三十多年来都只过年才回来一次,她还是觉得刘家村这边人比较亲。 闺女长闺女短的,叫得她心里头灌了蜜一样。

可这次回来她就觉得有点不一样了。

比如说串门子这事儿。以前她回来,只要一出门,就得等刘奶奶扯着嗓子叫了才能回来,村里哪一家都愿拉着她家里坐会,拉拉家常。现在她从别人家门前过,人看见她跟没看见一样,她也不好意思往跟前凑。

刚开始,村里的孩子们还跟她搭搭腔:

“奶奶,您孙子豪豪咋没跟你一起回来呀?”

“对呀,过年的时候豪豪还说喜欢跟咱们一块儿玩呢!”

“说不定豪豪忘了咱们了,他比咱们都小,记性不好。”

……

刘家闺女伸手摸摸孩子们的头,叹了口气,一会儿又笑起来说: “谁说豪豪忘了你们啦?这次我拿东西多,背不动他,等过年我把他接回来跟你们玩,好不好?”

孩子们高高兴兴应和着,又跑着玩儿去了。

刘家闺女就站在那儿,笑成了一朵花儿。


03

后来,刘家闺女在娘家住了有小半个月,发现村里人对她又不一样了。

大人们见着她,开始不掩饰地躲着了,正要出门的,远远看见她,转身就回屋了;地里干活挨着的两块地,她在地边上,人家就远远的在另一头,等她过去了再干地边的活。

小孩子们更为直接,一看见她,就害怕地像老鼠见了猫,一溜烟就逃没影了。

刘家闺女憋不住气,回家跟她娘刘老太抱怨:“一个个都什么人啊,我不就回来住久了点,又不是不回去了。我又没吃他们家粮食!”

刘老太低着头烧火,没吭声。

刘家闺女就觉得她娘也嫌弃她,气得脸都红了:“我走,我走行了吧!我明天就回去,死了男人我还有儿子,我就不信我儿子真能不养我?”

她转身就要去收拾东西,刘老太叫住了她: “闺女,咱不回去,他们不养你,妈养你!”

“谁说我儿子不养我?”

“他要能养你还能把你赶回来?”

“我儿子才没赶我回来,是豪豪他妈捣的鬼。是她变着法儿跟我吵架,儿子心疼我才让我回来住两天,他说了,住个两三天他治治他媳妇,就来接我回去。他……他一定是想着怕你留我,想让我多住些日子……”

刘老太看着自家闺女的嘴巴像机关枪一样,叭叭叭说个不停,心里头就觉得更苦了。

话越多越是心虚。她要是打心眼里相信儿子会来接她回去,就不会着急忙慌为儿子解释了。

刘老太和刘家村的人都知道,刘家闺女的儿子,再也不会来接她回去了。

他们躲着她,是有原因的。


04

就在刘家闺女回到刘老太家的第二天下午,一个拾破烂的老汉来到了刘家村。

他远远指着刘老太家的闺女,说那媳妇真可怜,刚死了男人,就被儿子轰出家门了。

听的人不信,老汉就把上衣外套一撩,露出里面的红毛衣: “就这件,那娘儿们的,她前脚出了门,后脚她儿子就把她东西全扔出来了。我扒了扒,就这一件好的,就穿身上了!”

山沟沟里老村落,民风淳朴,可旧习俗也重。女的被夫家赶回娘家,是很不吉利的,媳妇婆子们要是沾了她身上的晦气,就会婆媳生嫌隙,家庭不合。

不说话是不说话,也不至于像躲蛇蝎一样,连孩子也不让靠近。 刘家闺女后来的遭遇,全拜她儿媳所赐。

那媳妇逢人便哭诉:

“我本来不想说的,可我实在是不愿意我家男人被说不孝顺。我们不是不愿照顾我那婆婆,实在是不敢留她。她……她会克死人啊!”

她说她公公才四十多,肩能扛手能提的,突然就倒下了,医生都查不出来毛病,没两天就死了。

更邪门的是,公公一死,家里豪豪就病了,一看见奶奶就哭,说害怕。

所以他们不得已才把老人请回娘家。

“我婆婆她兄弟姐妹们都出去发展了,她老娘也六七十了,也活够本儿了,不担心被克,您说是吧?”

周围人深以为然。

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刘家村的时候,刘家闺女俨然成了瘟神,谁要是被她身上的晦气粘上,不光自己受灾,家里人也要跟着倒霉。

从此,除了下雨要收被子,鸡叫要起床外,刘家村人养成了新的习惯:躲避刘家闺女。

就连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也再没出现过“刘家闺女”这四个字。

一年后,刘家闺女疯了。

这一疯,就是十年。


05

刘家闺女的疯和其他人不一样,一般的疯女人,都是披头散发,浑身泥巴的,她看起来倒是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衣服是刘老太给她穿好的,头发是刘老太给她梳的,她能保持一整天不脏不乱。

人们看见她,有时候会一晃神,觉得她还是以前那个招人爱的刘家闺女。

但大家都知道,她确实疯了。

要不然,正常人谁会除了吃喝拉撒外,数十年如一日地只做一件事?

刘家闺女第一次去找她闺女的时候,有不少人看见。

那天飘了点雨,下不了地。男人们都去老王家打麻将了,媳妇婆子们三三两两坐在路边几家的前门子下做针线活。

刘家闺女肩上挎着个黑粗布小包袱,往村外走。

天快黑的时候,刘家闺女从村外走回来,还是出去时候的样子。

第二天,又有人看见挎着黑粗布包袱的刘家闺女往村外走,有人说看见她晚上还是一样地回来。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

到第十天的时候,人们觉得不对劲了。他们商量着,派了一个老婆子去找刘老太问,刘老太头也没抬: “我闺女啊,去找她闺女去了。”

刘家闺女的女儿,在二十多公里外的村里,刘家村的人是知道的。可她天天去,咋不在闺女家住一晚呢?

有好事的,趁着赶庙会的日子四处打听,算是把事弄明白了。

刘家闺女每天早上吃过饭,就挎着包袱出门。长途跋涉二十余里,到达女儿家门前,拍门,无人应,坐地上打开包袱。包袱里是刘老太给她装的两个馒头,和一些碎布。吃完两个馒头,再拍门,无人应,转身往回走,天黑前刚好到家。

真真是个可怜人儿啊。

刘家村的人忘记了“刘家闺女”四个字的忌讳,这家到那家,那家到这家,谈论得沸沸扬扬,不胜唏嘘。

人们再也不对刘家闺女避而远之了。强大的同情心,战胜了对鬼神的敬畏,刘家闺女开始得到了久违的善待。

碰上她出门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家煮的红薯递给她两块,或者把新蒸的馒头塞给她两个;出去办事的车路上见着她,会顺带捎她一程。

大家给她吃的,她就接着,让她坐车,她就坐着,只是再也不张嘴。

“刘家闺女,歇歇吧,那不孝顺的闺女,就当没生她罢了。”有人拉着他手劝她的时候,她一双已不再水灵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对方,居然有一种少女的灵动。

然而听完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往返在她娘家和她女儿家之间,风雨无阻。

她娘给她装了十年的包袱,她女儿给她装了十年的不在家。


06

十年后一个夏天,天降暴雨,河滩涨水,刘家闺女消失在了河滩边。

刘家村人全体出动,活未见人,死未见尸。 刘老太病倒在床。

半个月后,村里媳妇婆子们把刘老太抬到前门子下透透风,边陪着刘老太说话。

刘老太说河滩边的菜地也被大水冲走了?大家伙儿听到了“也”,就变着法儿安慰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

正说着,山墙角转过来了刘家闺女。

“你今儿回来了?”刘老太笑了。

“回来了,娘,我不回来,谁伺候您哪?”

刘家闺女被大水冲走的那一瞬间,脑子里前所未有地清明,她顺着水流翻滚的时候,最先看到的,不是自己这么多年心心念着的儿女,是刘老太。

她看到刘老太给自己穿衣梳头,她看到自己十年前疯了之后哭着闹着要去找闺女,刘老太死死抱着她,她听到了刘老太说的一句话: “听娘的话,不要去找你闺女了好不?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你就在娘家待着,娘照顾你。” ……

刘家闺女奋力抓住河边一块凸起的石头,爬上岸。

她去找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死皮赖脸耍泼打滚好几天,要出来一笔钱,回到了刘家村,回到了她娘刘老太的面前。

她把肩上挎着的黑粗布包袱溜下来,掂在手里,跪在了刘老太的脚前。

“闺女这次回来,想给娘您一个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儿女不养你,妈养你!”(根据真实事件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