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文化里看见教育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教育行走的口号像诗,为教育定下更美好的基调。

读着这句口号,我看到教育更广阔的天地。教育不只是发生在课堂中,行走在生活中,行走到不同的地域,都有教育的存在。就我自己而言,我在行走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课堂还要有意义的多。阅读与写作帮助我们思考。广泛地阅读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补给,而写作帮助我们找到自己。

而教育行走的发起人就是张文质老师。

暑期培训时听了张文质老师的讲座。那时候刚看完他写的《奶蜜盐》,这回见到了真人,万分惊喜。诚恳幽默的诗人,善于做俯卧撑的学者,家庭教育的研究者,同时亦是孜孜不倦的写作者。后来又看完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读这本书,基本每隔几页都会摘抄书中的文字,那一句句话钻进眼里,流淌在心里。

上午,教育行走正式开始了。张老师做致辞。

张老师像我们心灵的导师一般,娓娓道来。张老师说:“世态是一直在发展之中,面对复杂的时代,我们不变的是坚守自己的良知,坚守自己的追求,去接受我们不能逆转的挑战。”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要多观察,不急着判断。我们要学会去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我们要完善自己的身体建设、思想建设和生活建设。他的话语里满是对生命的关注,对心灵的侧目。

很可惜,生活的原因,只仔细地听完了戴耘教授的讲座。

这是一位在纽约教教育心理学的教授。在他的视角下,教育会有什么不同呢?

开始他就说了一件事。这几天,有个小女孩跳楼自杀了,还留下了一封遗书。从信上,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功利的,她的感受是被忽视的,她像一个学习的工具人一般生活着。当最后,她承受不住这份压力的时候,她选择了结束生命。

戴教授说:“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个女孩是有自己的感受的。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们都渴望大人的关注和理解。但是,作为父母,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具体感受,只关心成绩的好差,只一味地提要求,满是功利性。作为教师,也要时刻记住,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情感,有思想。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只是因为努力与否,也跟他们本身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关系。

戴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闲暇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说,教育的起源可能和闲暇有关。有个例子很有趣。有一回,他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度假,结束的时候美国遇到台风,暂时回不去。要吃饭,他就去找餐馆。在旅馆附近的一家店吃到了物美价廉的家常菜,当即决定,在里斯本的每一天都要到这里吃。第二天,他去这家餐馆吃了个闭门羹。门上写着“我们度假去了”。他只好再往前找,找到一家中餐馆。他问了老板娘一个问题:“你这会关门吗?”老板娘坚定地说不会。

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中国人觉得所有的闲暇都是浪费时间,都是赚钱的时间。我们父母一辈极少会选择出去旅行,不是帮孩子带娃,就是继续工作,一辈子劳苦。而对于欧洲人来说,度假放松心情是必须。

我们要有内心的闲暇。给自己一点时间,发呆,阅读,唱歌,旅行,做点“无用之事”。张老师说,人的心灵世界更需要一切美好事物的滋润。我们要过更好的生活,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真正的朋友都是自己找的。教育行走群里同频的美仁们,我们的相遇是我们自己争取的。在夏天的尾巴,我们相聚教育行走,一起行走,一起读写,是最美好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不同的文化里看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