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6)观察者视角

两个孩子一起玩,中间孩子过来跟妈妈求助说另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弄坏了,表情委屈。妈妈说:你们自己解决!

这是标准的育儿书式的回答,妈妈已经用了好几年,可孩子依然还是不会自己解决问题。

后来妈妈试着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每当遇到纠纷来找妈妈,得到的回答永远是:你们自己解决。如果能解决,又何必一次又一次向妈妈求助呢?那一刻,妈妈才明白自己对教育的刻板理解,听不见孩子的求救信号,让孩子这几年过的这么无助。


像这位妈妈一样,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没有接收到孩子传递的客观信号,这是典型的单边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跟我们上一代家长有关系。

我们上一代家长教育孩子主要以讲道理为主,根据自己的主观视角,做出对错的判断,最常见的就是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但是他们从来不去探究孩子学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阻碍了孩子不能好好学习?只要发现孩子一点不好学习的苗头就会特别生气。


凭对错去评判孩子,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自己的内心会竖起防御的高墙,心想这孩子怎么这样?然后就会有去教育孩子的强烈冲动。其实这不是教育,是较劲,想把孩子硬生生掰过来符合自己的期待。比如妈妈看不惯孩子吃饭时挑三拣四,因此几乎每顿饭都要批评。要么青菜吃的少,要么是不尊重奶奶的劳动成果,然后就唠物质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最后以非洲难民的艰难处境收尾。结果能想象孩子根本不服气,用各种歪理狡辩,比如说自己宁愿生活在非洲之类的,能把人气吐血。从这能看出孩子跟大人也在较劲,两个人最宝贵的能量就浪费在彼此的冲突当中,这样做最糟糕的后果是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基础感觉。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或者孩子的内在动力已经被破坏,想重新修复,那么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除单边政策,重建双边政策,也就是看见自己的感受,也看见孩子的感受,了解自己的主张,也能理解孩子的决定。


就拿吃饭的例子来说,作者建议妈妈把对错放在一边,先切入孩子的感受:孩子放学归来,坐在餐桌旁,肯定有小小的期待,却发现一个自己喜欢的菜都没有,很自然地会哀叹几句,站在孩子的角度,有这样的感觉和情绪,也不能算错。如果换到妈妈的角度,一个小屁孩自己不做饭,天天挑三拣四,这行为也不能算对,但不再觉得他可恶,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小可爱,因此给孩子一个唠叨的空间,也不必为孩子改变全家人的菜谱。你不爱吃,可以唠叨,我不生气也不改菜谱。妈妈真的这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里的餐桌一片和谐。


从这件小事的处理中,隐藏着双边政策的两个方法,分别是切入对方的感受和观察者视角。


同理对方的感受,这对很多家长来说是难点,想破头了也体会不出孩子的感受。这其实是方法不对。作者分享一个小方法,就是沿着孩子的行为路线,像演员一样体会孩子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拿吃饭的例子,如果我们从孩子放学开始去感受:回家的路上,已经有一些饥饿感,路边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饭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盼着回家吃点好吃的。坐在餐桌前,没有一样自己喜欢的菜,好失望,于是就开始抱怨几句…我们沿着行为路线跟随孩子,看她所看,听他所听,想她所想,感受自然就浮现出来了。

有些家长一瞬间来不及慢慢感受孩子,那怎么办呢?可以用另一个小方法,就是观察者视角,就是用中立的语言重新描述一遍当下的事情。


这里,作者又举了一个例子。周末,妈妈约另外一对母子去游乐场玩,顺便看电影。出门路上接到对方家长电话,说他们家临时有一些事要晚点出门,建议把孩子送到她家,她办完事,独自带两个孩子去游乐场看电影。恰好这天妈妈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想着把孩子送过去,自己刚好回家休息。结果孩子坚决不去小朋友家。妈妈劝半天,好说歹说,给买了几个蛋挞,总算送过去了。过一会儿,孩子自己跑回来了,原来是在游乐场走散了。对方家长很慌张,想跟孩子通话说几句顺便劝孩子回去看电影。但这个孩子坚决不通电话,也不肯去看电影。


这一天,妈妈觉得很不顺,自己身体不舒服,孩子不好沟通,对方家长很愧疚,各种情绪纠缠一起,心烦意乱。

这时候妈妈把自己切换到观察者视角,不带情绪分别从三个人视角描述了一遍:

第一,自己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走丢这件事情,妈妈可以理解,不怪对方,加上商场离家近,妈妈也没有特别担心;

第二,孩子不想去小朋友家,后来不想接电话,不想去看电影,他可以这样做;

第三,对方家长愧疚,要及时安抚和沟通。

妈妈说如果这件事重新发生一次,他在去的路上,就不会给孩子讲那么多道理,只是简单跟孩子说妈妈不舒服,希望你能去小朋友家玩,如果你不愿意,那妈妈陪你去游乐场,我在咖啡厅等着,妈妈不舒服不能陪你到处玩。孩子回到家,通电话和看电影简单征求他的意见,不勉强,然后回头跟对方家长沟通:孩子走丢了,没关系,孩子大了路很熟,不必担心,孩子不去了,你们不必等…

当我们着手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的基础状态,运用观察者视角,由单边政策转换到双边政策,切换到孩子的感受,这是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最大限度保护了孩子的基础感觉,同时成全了孩子对事的感觉。

总结: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避免刻板和讲道理,两个方法锻炼自己同理孩子的感受:切入对方感受( 怎样切入对方感受?像演员一样沿着孩子的行为路线去体会、看见…)和观察者视角(中立角度重新描述当下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6)观察者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