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想看孙频的《盐》,翻了几页却发现略带灰色情绪,当时的我太焦虑,不适合看,于是就放下了。今年正能量比较满,于是继续拿起孙频的书。
最近看的这一本,书名叫做《我们骑鲸而去》,拿到书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手绘封面,乍看之下我还以为这是个童话故事,看到内文,我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
《我们骑鲸而去》虽然讲了一个远离世俗世界的故事,但是,每个人的内心和行为却依然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
孙频在书中把人内心的迷茫、绝望以及不甘用寻常的语言不寻常地表达起来,自带一种孙频式的咄咄逼人,却又读来令人有种淡淡的哀伤。
这本书几乎是我看过的人物关系最为简单的小说,通篇只出现三个主要人物,两男一女,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偏僻海岛上上演一幕幕情景剧。
书中的主角们即是观众也是演员,他们看着老周
每日更新的人偶舞台剧,也在书中上演着勾心斗角的三角关系。
生活在偏僻的海岛,寂寞和孤独难免令人窒息,连狗都会因为受不了,而选择跳海自杀。
因此,书中整个故事发生的环境虽然简单,却蛰伏着心理健康的危机。
才华横溢的剧作家老周,因为同业竞争,心生嫉妒,失手杀人。他选择自我放逐,带着一身才华,在海岛上隐姓埋名,避世而居。
虽然远离了镁光灯下的灯红酒绿,他却逃不开内心的牵挂和羁绊。
出于对舞台剧的无比热爱,他每天都让他的偶人在桌上开演舞台剧,无论是否有观众,这场戏都不停地更新着剧情。
而把原本安逸的生活过的一团糟的“我”——李老师,为了摆脱内心的不甘,决心逃离世俗外物的影响,来到人烟稀少的海岛上守矿。
然而,海岛上依靠补给船通航,不便利的交通决定了"守矿人"不过是个摆设,李老师一身诗情在这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百无聊赖的他,内心无法忍受孤寂,于是每天耐心听老周倾诉重复的故事,同时也勉励自己做个舞台剧的好观众。
直到岛上来了第三个人——年轻时因家暴杀死丈夫而经受牢狱之灾十七年,却又在出狱后遭受丧子之痛的中年女人——王子兰,他的心态才逐步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我们骑鲸而去》中,孙频以李老师的视角对海岛的环境和老周、王姐的行为和心理展开描述。在内心富有诗意的李老师眼里,这个海岛无疑环境优美,是很适合热爱写诗的他进行创作的理想之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海岛上,他真正能进行创作的时间并不多,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其实并不甘于在偏安一隅。
在海岛上他的生活与社会脱节,在老周、王姐和"我"构成的三角关系中,他是害怕被孤立的,他内心一直渴望被注目,人的社会性在他身上有很鲜明的表现。为此,他愿意和老周搞好关系,也愿意在王子兰到海岛之处给予一定的帮助。
然而,也正是这种“社会性”令他不能接受被忽视和排挤,当他感受到老周和王姐过从亲密的那一刻,他避世的心理动摇了,产生了回到社交网络的念头,并且,这种念头愈演愈烈,促成他跟补给船回家的行动。
李老师最终选择回家,我读来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在文章伊始,孙频就很细致地描述他提到自杀的黑狗,那是他内心产生的共情已经意味着,他并不是真正能脱离社会的人。
和杀过人的老周和王姐不同,他内心对社会关系并没有完全的心灰意冷,一时的挫折还不足以让他彻底摆脱对社会的牵挂和依恋,无论是前妻还是孩子,都在他内心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他回到社网络的契机。一旦他想通了,就是他回到原本社会的时机。
在孙频笔下,老周和王姐,其实都是真实社会的缩影,一个是职场倾轧的牺牲品,一个是变态家庭关系的受害者,他们的内心已经对社会关系缺乏信心,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在海岛上相互扶持、度过余生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作为读者,我对海岛环境的描写产生了向往。
那种颇有《鲁滨逊漂流记》的蛮荒海岛,是逃离现实生活的绝佳场所,绿荫葱葱的植被、湛蓝的大海、甚至定期光顾的台风,都在孙频笔下构成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场景,不过这只是我偶尔度假的选择之一,心理健康的社会人,不会在这种环境中一直呆着。可是,如果是内心有过严重创伤的人,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疗伤应该是要比住进能把人逼疯的疗养院更好些吧。
孙频的小说,确实读来有快乐,但也有悲伤,无论是老周的职场滑铁卢,还是李老师的怀才不遇,又或是王子兰在家庭关系中的卑微,都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成年的生活中没有童话,取而代之的是有时不如意的现实。
读《我们骑鲸而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黑狗忍受不了孤独,选择跳海自杀的那一段描述。
黑狗其实象征着一个个被社会群体孤立的个体,当社会选择孤立他们,个人的力量就会显露出相对的无能为力。所以,人们有时才会违心地去迎合主流社会的观点和行动吧。想要在社会中获得滋润,才华不是首要条件,情商、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才是关键。
社会很现实,有时还残酷。这是成年人的悲哀!
如果可以,请为你关心的人留一线可能,让他们偶尔也能相信"童话的美好是有可能发生的"吧!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