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以后的路

一、集中优势兵力,放弃平均主义。

      我当初给自己制定每日的计划行动清单,包含一些标准的固定项目,这是一个手段,目的是想让自己的时间利用更高效,让自己可以持续的围绕一些目标发力。使用着使用着,手段发生了异化,变成了目的:即使这段时间有比较紧急的事情,或许需要我投入更多的精力,或许是一个新项目,或许是一个新岗位的初期亟待适应与需要快速入手的阶段,我却依然固收到点就切换为我当时给自己设置的那几个项目,以致于本该做的更深入的项目做的平平,而这些项目却处于我人生中的重要阶段。目的给人方向,值得坚守,手段却需要灵活多样。当手段变成了目的,事情就会扭曲,僵化,走向反面。

      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所做事情的权重,投入不同的精力。比如,假若我刚接手一个从来没做过的新项目,我就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在上面,而原来为了不使自己时间浪费而设置的一些日常事项,比如参加某个学习班之类的,就应该退后。一切战役的投入,要注重产出,好钢用在刀刃上,平均用力的方式不可取。

二、精力驾驭能力。

      今天听到的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一句话。

      为了提升自己,我报了很多学习班。但是现在,学习班占用的我的精力,却容易使得我原本会的东西没有精力去发挥,一边提升自己,一边又眼看着该产出的没有产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是我们的核心,当学习本身影响了使用,我们就应该减弱学习投入对我们的影响,敢于放弃是一种智慧。

      终身学习不渝。上述是一个极端,而另一个极端就是放弃学习,或者明明有空闲时间,或者明明该学,却不学,这是一种机械主义,僵化思维。

      正确的方法是,区分重要发展领域,对其投入主要精力,以创造价值为本,行有余力,再接触更多的方面,二者此消彼长,动态发展。

      圣人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寥寥数字,切中要害,多么智慧呀!

*三、不要损害自己而将就。损害自己而将就,其实是一种懒惰的作为,因为一旦将就了自己就不用为了改善而付出努力。回想自己自初中到目前,有太多事因为将就而损害了自己。

      我是一个对精力很依赖的人,当我精力不足的时候,我会变得迟钝。初二时,寄宿在表舅家,两个调皮的表弟经常给我捣乱,我无法完成作业,从初二时,我开始上课有时交不上作业的,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把我的好的学习习惯打破了,而我不知道去换个地方住!将就着住了一年;高二时,同宿舍的舍友,每天聊天到夜里一两点,干扰我的睡眠,我上课没精神,感觉脑子像上了雾,成绩从年级前三十名,一下落入200名内,从此再也没上来;15年,入职得力,舍友每天打游戏到很晚,也影响自己的休息,自己完全可以搬出去住呀,又将就,搞得上班没精力,影响工作表现。

      凡此种种,都是损害自己的将就,自己错了!就不该将就!

      另一个小插曲:高二时为了避免舍友聊天干扰,自己想办法堵住耳朵,尝试了很多方法,其中有一个是把棒球抛开,盖住耳朵,但是固定不住,失败了,工作了才知道有降噪耳塞这种东西,但当时的自己却不知道,不知道可以问呀,也不问,就闭门造车,这样子的自己真可恶,也反映了自己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太过于执着自己的能力,而忘了自己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手段灵活,怎么有效怎么来——要整合内外部资源,不要傻傻的努力,要聪明的努力!

*四、能让自己有突破的必做的改变——走出去,多给大脑新鲜的刺激。

      想想2018年,我在冲压车间的时候,百事缠身,越做越忙,自己陷入一个漩涡之中。自身的能量越来越不足以控制局面,但有的事又觉得不得不做,不得不去花时间,比如写个文件等,每日的精力都在眼前的事情上,而思维的高度却没有。后来马经理来了,强制我休息,出去玩,带我长见识,自此我对事物的认知可以站在抽身出来的第三视角去看,而且自己的状态调整为上班的时候就争分夺秒,每一段时间就抽出来一些事件去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包括没去过的地方,没见过的人(比如骑车去蛇蟠岛,去参加读书会,去参加美食节等等),慢慢的,自己的思路打开了,格局变大了,很多原来觉得很大的事情,也会更从容的去做,不觉得那么大,上班时的状态也不是愁眉苦脸了,即使工作上依然有困难,自己会比较理性的去处理,处理不来也不会睡不着觉了,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见过比这更有意思的或者更难的,或者更有意义的,我怎么会怕?!

      自此,我从吸收我大多数精力的琐事的漩涡中,终于抽身出来。我可以全局的俯视我的工作与生活了,而不会因为某一二局部而让我局促不安。方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放空自己,让自己去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放空不是躺在那看电视,在宿舍做重复的事,而是真正的将自己抛入一个新鲜的外界环境中),新刺激,新观念,心放松,脑清醒。

     当我刚上大学时,高中英语老师跟我说,我这个人,容易被局限住,所以我务必要敢于迈出去,那样我的人生会更精彩。当时不理解,当别的小伙伴去参加社团活动,人家去拉赞助,人家去做新闻采访,举办活动,我都没参加,我把自己缩在一个叫“学习”的圈子里,越锁越窄,大一还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强迫症期。后来工作了,我发现我在管理上需要的讲话能力,沟通能力,在大学的时候那些小伙伴就已经在练习了,我本也可以,却延迟了好几年。

    总结:在2023年以及以后我务必要这样:

    1)集中优势兵力,放弃平均主义。我总是背负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反而步履不坚,每天苦哈哈,影响状态。即使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人生目标,也得选定一个方向——与其徘徊中浪费时间,不如听从自己的心,选定一个方向。具体做法:

        a.减少欲求,放弃一些想法,锁定主要追求,2023年,工作上就保留工业工程这个专业,生活上就追求“精力的恢复,包括身体的形态”,字体的练习,让自己专注起来。

        b.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想不明白的时候,宁可空下来休息,不要去胡乱加项目,比如要放弃“因为不知道空闲的时间安排什么,所以就报个班吧”这种思维。

        c.坚持,精力驾驭能力的逻辑,有多大的能量做多少事,宁缺不滥。精力不足,遍地开花的方式展开生命,是最抵消的。

      2)走出去,接受新鲜的事务。读书会要继续参加,可以再开拓校友会,宁海的户外登山组织,跑步的组织等等。

      3)要每隔一段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周,就必须让自己休息一天,休息的内容就是“2)”,好的休息会重整头脑(并不是胡吃海喝,做没意义的事)。

      4)对于损害自己的,不将就,去解决,解决不了再另外说!

      5)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有效解决问题为目的,手段灵活,不要偏执。


     综上所述,对自己的欲望瘦身,在自己坚持的项目上集中大多数精力,不断接受新鲜刺激,不间断的休息,对于将就说不,敢于“任性”,聪明的努力(借己,借外力)。(自我实现,目标形象是:头脑清爽,步履,柔和而坚定,眼神明确且清晰,拿得起放得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领悟,以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