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80分钟的作文课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终于在5月11日轮到我,却接到一个烫手的山芋――讲作文公开课。先来反观一下我们(当然也包括有时候的我自己)的常态作文课是怎么样的原生态“四部曲”:布置题目(或许还正是课本上写作的参考题目的拿来主义,或者只是偶尔兴起的灵感再现)――作文指导(就是给出自己的写作素材写作思路的参考)――范文朗读(只是读,未必有亮点美点的点评赏析)――放招写吧(一节课速成);更或许只剩下“布置”和“写吧”。讲台上的老师固然轻松了,书桌前的学生却挠头了。这节公开课,我该怎么上?上出些值得借鉴的理念、方法、和新鲜的东西?

课前我是纠结的,准备好的两个课件设计到底选哪个;课上我是忘我的,在写练中穿行竟把原计划拖五分钟堂上竟然上到了80分钟;议课时我是痛彻的,接受5个乡镇的语文精英的剖析建议。短短一个下午,我仿佛就是《鹰的重生》短片里的那只鹰,经历了拔喙扯羽的思悟重生――

一、作文公开课上如何处理好几组关系――“师”与“生”、“教”和“学”、“说”和“写”。

1)师生的关系。除了板书时间,我几乎都是走在台下,走在孩子们中间,我们是平等的尊重的;无论他们怎么不举手不发言,我做到了不急躁不越权,不“替”他们说话,只是鼓励再鼓励,引导再引导。联系真实生活,勾连学过知识,促发他们去悟去说去感去写作。“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真棒”“我也是一位妈妈,感谢你们的孝心”“每一次举手,都让我看到了拳拳孝心,为你们点赞”“写了一件事,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你能再详细些说说吗?”“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写的是战争,一想到战争,我们想到什么?(流血、硝烟、死亡……),可是作者却把战争中的爱国这个大主题的镜头推向了一间小小的教室(生争着回答《最后一课》),一对小人物(生答人物)的身上,这种写法叫什么?那,在选材上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尽管在这节课堂,看似不热闹的动乎其情,发乎其趣的心灵微波澜,这是语言和文字的带来的魅力效应,未必一定要嗨出“大动静”。

2)教学的意义。

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课堂,永远应该以生活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的关系,永远是引领、影响和带动。我以感恩“母亲节”来导课,花费了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恩计划。最后布置了两个作业:1,按计划,为父母做件有意义的事2,按提纲,完成一篇孝亲作文。按常规说,导课应该简洁干脆,作业自然围绕写作就可以了,我的处理为什么显得冗长和跑偏?导课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不仅仅为导,还应该为目标达成服务,我的导课,其实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本次写作教学中的“材”,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写作,,所以俨然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了。所以“导”得“精妙”就尤为重要,从这一点看,我还需要认真研磨。作业的布置1看似跑偏,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材”,在行动中感恩父母,写真人真事才能抒真情,这也是“教”与“学”的真正意义――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3)说写的结合。这节课我设计的中心流程有“病文诊断”、“对比选择”、“美文赏析”“技法点拨”“牛刀小试”“头脑风暴”等,说和写是本节作文教学的主导。我之前准备的设计①就是老师先教给学生选材的“五”种方法,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可是这样一来,学生活动的说的可能就少了,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理念。所以我大胆地尝试了在农村学校面对一帮陌生孩子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在“材料”中体验和发现,哪怕他们的发言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是跑偏的,也是他们自己的心声,这是和老师的“灌”,截然不同的心灵碰撞。让学生自读材料、谈说发现,自拟提纲,自己听评,在讨论、分享和文字中渐渐感化。他们读说和写听的环节占了整个课的四分之三。

二、看似题外话。

1)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比方除了前面提到的导课不精致之外,还有对学情的把握不够。在实验学校里,我带的是宏志和实验班,相对来说,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我和学生之间也彼此熟悉没有隔阂,或者说已经建立了固定的关系和默契。而这节课中,我高估了孩子们。上课之初,自以为“母亲节是哪一天,母亲节送什么花”都是学生嘴边的话,却成了“冷场”;我准备的“材料”,在我自己的“亲”学生的课堂上,他们可以驾驭并有的放矢,却成了这群孩子们的“启而不发”;原以为他们会“小手如林”“叽叽喳喳”,我能预见许多跑偏,却没想到没等“跑”,却陷在紧张的“漩涡”,以至于需要我一次又一次为他们的拘谨打气鼓劲儿,为此浪费了不少时间。还有“材料”中省去的指向性的文字和分发任务时过于笼统的引导,都成了他们分享交流中的大障碍,使本来就紧张的孩子们显得“蒙圈”过度。责任完全在于我对学生的学期把控不够,选材欠失精准,引导低效无序,我在这里做深刻的反思。

2)徒有滑县名师的虚名,我出外讲课讲座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我发现,我终于从一个胆小鬼开始变得从容淡定,没有为了作秀为了常规为了怕仍“砖”而违背作文初心。当然,也有薛老师那句话给了我“拖”的底气(他说,下午就这一节课,拖堂没事)。这节作文课堂能拖沓到如此“加长版”,还能做到始终不慌乱。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做到陪伴学生成长就是教师自身的成长。

还表现课堂结束时的自我反思,能立刻发现自己的某些不足和纰漏出现在哪里;在议课时,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疑问或质疑,我能认同,有虚心接受,也能敢于接招,说出我自己的设计初衷,让真正的评课议课在交流中碰撞发声。有自我反思的觉悟,接受建议的诚恳和坚守本真的初心,同时也期待有更多历练风雨的到来。

3)作文课上教师能不能展示作品。可能在某些老师看来,这是“作秀”和“显摆”,我个人的看法是,以“范”促“写”,激其兴趣,就无可厚非,或者说“这个可以有”。我的这篇《背影》不是专门为这节课而写,是原生态的真实作品,恰好符合本次作文训练的选材要求,所以我的读一读领一领,学生的听一听评一评,都不违背“写作源于生活”“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写,首先自己亲历示范写很重要。我们经常说的“下水作文”就是同样的道理。我来到实验学校,和学生一起经历了七天的“当兵生涯”,我就以一篇“我的小兵手记”导写。今年初春,我想带学生们到校园里寻春,就以一篇“活在春天”促写,把学生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给诱惑到校园里的个个角落里来,他们亲近一棵开花的树,踏访一株不知名的草,叽叽喳喳,成为春天里最具活力的一处风景。

一堂课,拖成80分钟的“加长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很失败的,也成为我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警诫。我会铭记这堂课的得与失,在今后的作文课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摸索。没有成长不伴随着痛苦,就像那只中年的鹰,只有经历拔喙脱羽的疼痛才会带给它后半生的重生。我愿做那鹰,拔去锐气的羁绊弥补不足,直到能继续在蓝天飞行。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节80分钟的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