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姐姐应该抚养弟弟,还是奔赴前程

我是姐姐,但首先,我是自己

看完了影片《我的姐姐》,一时间内心久久难以平复。

影片讲述了在一个家庭在父母遭遇车祸双双身亡后,20多岁的姐姐在安置6岁的弟弟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又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近此年来,扶弟魔的故事屡屡见诸银屏,前有蒋欣饰演的樊胜美,后有孙莉饰演的房似锦。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为一个女孩,不断被父母压榨,被父母视作养儿子的提款机。

不管她们是多么优秀,也不管她们怎样拼命奔跑,家庭都像是一道逃不脱的魔咒,让她们本该光彩闪耀的人生黯淡下来。

这样的故事总能引发公众的热议,可见,电视剧里的故事并非子虚乌有,重男轻女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现实背景,这样的故事才总会把观众戳痛。

《我的姐姐》又是一个关于姐姐和弟弟的故事,与以往故事相似的地方在于:弟弟同样享受了家庭的偏爱。全家福里,没有姐姐的身影。父母为了要二胎,强迫姐姐装瘸子。

影片里,6岁的弟弟大声冲姐姐喊:“爸爸说了,这房子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必须听我的!”

而这个故事的不同之处又在于:父母死了,矛盾的焦点不再是家庭资源如何在姐弟间分配,而是弟弟的由谁抚养的问题。父母缺位,姐姐是否应该代替父母的位置。

整部影片里,姐姐在大多数时间都是以一个独立、要强,努力实现自我的现代女性姿态出现的。

她是一名护士,但当年高考的时候,她报的志愿是外省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但被父母篡改了志愿,留在川内(故事发生在四川),学习了护理专业。她拼命学习,期待考上研究生,脱产去北京读临床医学。

她要考研,读书,结婚,生子,她想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步步书写自己人生的剧本。

车祸发生了,天上掉下来一个弟弟。所有的亲戚都说她应该养弟弟,可她自己的人生呢?她又凭什么要为了一个父母尚在时都谋面不多的弟弟,牺牲掉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影片中,姐姐的倔强、好强,令人印象深刻,为了去北京读研,不惜与相恋了五年,可是没有勇气对抗家庭安排的男友分手。一边工作,一边拼命刷题。

影片中的姑姑,是姐姐这个角色在人性和家庭伦理观在另一个维度的延伸。

姑姑曾考上俄语专业,但为了弟弟能上中专,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姑姑还曾经到俄罗斯做生意,但为了给弟弟看孩子,又放弃了自己生意。 姑姑的一生,都被家庭羁绊,为他人而活。

姐姐不愿成为姑姑,她要活出自我。

像姐姐这样的女孩,如果不是面临这样一道抛弃还是抚养弟弟的选择题,我们真的应该为她的勇气点赞。

前程与亲情,姐姐到底该如何抉择?

但面对那个问题,我也替姐姐感到纠结。

影片中,姐弟俩的感情也有一个从排斥疏离到彼此融合的过程。弟弟一开始是那样一个吃饭挑剔,还在舅舅的唆使下在姐姐男朋友家人面前喊姐姐“妈妈”的“熊孩子”,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弟弟变得越来越暖。

他用一大块生姜给生理期的姐姐泡水,还主动给收养家庭打电话,成全姐姐去北京读书的梦想。(虽然这段情节有些生硬,但其实人物情感历程的发展还是合理可信的。)

影片最后,弟弟的领养家庭找好了,姐姐却在签字的最后一刻泪奔,姐弟俩携着手奔涌而出。开放性的结尾,不免让人产生了许多遐想。

我不免为姐姐担忧,如果要管弟弟,那姐姐的梦想,姐姐的人生又该在何处安放呢?

情感,是必需品吗?

我看了一些这部电影的评论,大多数人看到和想到的都是男女不平等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我却想在这探讨一下,支撑我们的人生的到底是什么?

影片中的姐姐显然是一个具备自我意识,而且为了实现自我努力奋斗的女性。

那么,这样的女性,当面对事业与亲情、家庭的冲突的时候,难道就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吗?显然不是。

在易卜生的笔下,娜拉不堪忍受人格不被尊重的家庭,毅然出走,而鲁迅先生则思考: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答案是女人要有钱。

今生,中国的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女人完全可以发展自己事业,可以有钱,很多女人比男人还要有钱,可这能够解决所有的困境吗?

英国前首相,有政坛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因为忙于政务无暇顾及自己家庭,与孩子们情感疏离,尽管晚年的撒切尔夫人不断舍下脸面为闯祸的儿子去摆平事端,依旧没有拉近她与儿女们的距离,就连离世时,她身边都没有一个自己的儿女。

撒切尔夫人曾经在书中坦言:“如果时光倒回,她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之路对家庭生活影响太大”。

我们现在总被各式各样的博主、公众号教育:爱自己最重要,老公孩子都是浮云,都有可能令你失望。这观点不无道理,可忽视了人对情感的需求。

我们的确要独自变得强大,但也需要关系的滋养

前不久,在一则新闻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自从离婚后,就因为前妻的坚决拒绝再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儿子。父亲为儿子留了一个房间,里面放满了他给孩子买的各种东西,每年儿子的生日,他都给儿子买一件礼物放在房间里。

但当他费尽周折,找到自己阔别三十年的儿子后,他没有要求儿子来看自己,也不想打扰儿子的生活,只是想在自己离世后把房子留给儿子。

西方人强调自我,他们的孩子到了18岁就要独立,成年后再住在父母家要付房租,更不会像中国老人一样殚精竭虑给孩子买房、结婚、带孩子。但由此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是:晚年的孤独。

据说,如果在国外学英语,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到公园去,会有许多老人很愿意跟你聊天,因为他们太孤独了。

我身边也有一些选择丁克的人,他们虽然没要孩子,但大多养了至少一个宠物,狗儿子,猫女儿大行于世,他们给猫狗买玩具、买零食,伺候其洗澡、陪他们玩耍,其花费不亚于养一个幼年的孩子。

养宠物,难道不是在追求一种情感慰藉吗?

我们在不断强调增强个人实力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情感于人,也是一种刚需。

经营自我与维系情感是人性的两面

经营自我与维系情感本就是人性的两面,他们虽然时常冲突,却也相互滋养,相克相生。

人在家庭中获得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初始的养分,也在各种情感关系的滋养里不断成长,生发出自我,而强大完善的自我又反过来为维系好的关系建立好的基础。

那么大家觉得,姐姐是应该抚养弟弟,还是奔赴前程?



作者  正说闲话

媒体人、宝妈,在这把我看过的书、电影,我对现在正发生的那些事的思考,跟你聊一聊

据说女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请他尽管笑吧!

个人公众号:蓬蒿语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姐姐》:姐姐应该抚养弟弟,还是奔赴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