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工作半年后,我终于还完了花呗!

毕业工作半年之后,我终于把花呗还清了,然后我就关闭了花呗。

这还是我分了三期才最终还清,付了近百元的利息。我现在真的相信了那句话——花呗一时爽,还呗火葬场。

01

我用花呗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一开始额度只有一千,我心里有数,花的也不多,新的一月总能还上。

后来慢慢就开始超前消费,买了很多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东西,什么蓝牙耳机,运动手环,触屏写字笔,护膝……

毕业收拾寝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了这么多无用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一瞬间想起来,打开购物网站,看到花呗还有钱,就失去了理性。

买了之后没几天,就丢到了角落,冲动消费就是如此。

可用额度提升之后,我已经不能一次性还清了。于是开始分期还款,当然,这是要利息的。

线上支付总给我一种感觉,就是钱不那么值钱了。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数字的一百和一百块的纸币相比,总觉得没什么,分分钟就花完了。

我每次翻看我的账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消费已经超过了界限。

看到很多可买可不买的东西都加入了人购物车,就等着付款的那一刻。

02

有个统计说,将近4成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支付方式首选。

我之前正是这4成中的一份子,刚开始还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花呗用多了,就觉得先买了再说,之后慢慢还。

我的额度只有两千,尚且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不知道如果我的额度上万之后,我会不会失去理智。

每到月初,我总会听到有人说还不上花呗了。

有几次,朋友向我借钱,说还花呗,都是一副笑哭的模样。

花呗一开始并没有分期还款的功能,可以分期之后很多人开始“有恃无恐”,不加节制地超前消费。

如果分期之后还是还不上可以继续分期,真是不知道要还到何年何月。

03

每次看到那些因为网贷造成悲剧的新闻,总觉得那些人好傻。其实自己何尝不是其中的一份子呢。

虽然花呗一开始没有利息,但逾期利息很高,分期利息也不低。慢慢就透支了几个月的生活费,想想也很可怕。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这个社会开始鼓励大家超前消费。周围很多朋友都有额度上万的信用卡和各种网贷。他们分期买了最新的iPhone,最新的笔记本电脑,还有昂贵的单反。

我不清楚他们到了还款的时候怎么办,只知道,这种超前消费带来的所谓快乐并不会持续很久。

既然没钱,为什么还要买买买呢?

显然,网络借贷击溃了我们本来就脆弱的自控防线。

加上享乐主义的泛滥,买买买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社会上充斥着毒鸡汤:“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年轻人,就要活成想要的样子,花呗”、“有白条的地方就有更好的生活”等等,仿佛把提前消费描绘成必要的、有追求的,不去享受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

不断迭代的各类电子产品,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诱惑,线上购物的方便快捷,无一不在刺激我们超前消费。

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经济实力并不能跟上电子产品的迭代速度,也无法承受旅行的大额花销。

04

传统的节俭美德慢慢被消费主义吞噬,年轻人也越来越不喜欢攒钱,超前消费成了潮流。

反正买房可以贷款,买车也可以贷款,慢慢还呗。

可是总有那么几天,那么几次,你没钱。然后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了,这样就彻底陷入网贷泥沼了。

况且随着超前消费的扩大,你的欲望也会随之增加,之前你买不起的东西你都想买了。然而大多数这样的购买,最后对你来说都没有用。

超前消费带来的快乐更多是付款买到的那一小段时间,那一阵的快感。

真正让我们快乐的,并不是购买的物品带来的,而是在购物时对即将使用的新产品的期待。期待过了,快乐很快消散。

显然,这种快乐之后只会带来无尽的焦虑。

05

我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老故事:

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外国老太太,中国老太太一直在存钱想买套房,外国老太太却有超前消费思维,用信用卡消费日常。

后来,中国老太太一辈子没买得起房,外国老太太却通过贷款住进了大房子,享受了几十年幸福生活。

这个故事可能影响了很多人,真特么有毒!

本来更多是应急时候需要贷款,慢慢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经济实力本来就有限,网贷只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伴随着时代的焦虑,击垮了很多人。

超前消费带来的买买买的风潮,也让我们慢慢忽视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建设。

工作赚钱还贷,没有时间停下来去看一本书,去和家人用心聊天,去跟孩子进行亲子活动。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必然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带来的任何后果都由我们自己承担。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工作半年后,我终于还完了花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