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也是社死现场吗?

人的行为多数从小受家长教育下长大的,一举一动出去外面的待人接物,皆可视为家教。其中礼貌打招呼,是体现家教的起点。

每年过年或者喜庆节日,必然少不了亲戚往来。首先见面便是打招呼,开门、迎面而上,家长推孩子出来“来叫人,这是xxx”。这时候的招呼,跟家人、近邻、好友之间无关紧要一句“你吃饭了没”不一样。

这种打招呼行为,浅带着一种良好家教的体现,还有另一方面,我猜大概是让孩子来稍微缓解一下大人之间久不相见的尴尬局面,由此增加一个话题。

更甚之,你可以想象一下,亲戚齐聚之时,他们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摆好了无形的幕布和表演场地,而你在幕布后面,忽然点名把你推上舞台表演一个叫打招呼的节目。

一旦代入到让小孩当众表演节目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太具备这项才能的人来说是多么羞愧难当的社死现场。

主动又礼貌打招呼的孩子,会得到亲戚们走流程般的夸赞“一下子长这么大了”、“真乖”、“长得比以前好看了”……腼腆害羞只能乖巧听话的孩子,浅浅叫一声;也有别扭着一直憋不出来会受到批评的孩子。无论如何,在长辈的调教之下,无论愿不愿意最后结果还是会叫人。

我也有不想叫人的时候,理由:不知道叫什么。这时候得到妈妈愤怒的教训:都读书了叫人都不会,在学校学了什么!

事实上我在学校里老师真的没教过关于每个人怎么称呼的知识点,但是我不敢明说。后来很久之后,在大街上,类似小商超的店门口,置放几台投币就能坐上去玩的儿童摇摇车,边摇边唱歌。听到一首所谓的家庭礼貌称呼歌,唱着“爸爸的爸爸叫什么……”,长长的一段称谓歌词,我才顿时醒悟,还真有这样的教程,哀叹一声原来我没有这么一首歌。

在我被家长调教礼貌称呼别人的年纪,小小的脑袋里便悟出一个道理:平时不多机会相见的亲戚,平时也没必要记着叫什么,反正怎么叫,有大人提醒省事,到时候可以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也有不提醒的时候,这时候只得靠自己的积累经验了。

日积月累,自己总结出一个公式,以爸妈年纪为衡量标准,比他们大的叫伯姆,小的叫叔婶。理清这层逻辑关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殊不知,还需要知道打招呼的对象在他们家排行,即在公式前加上数字排行。熟悉可还行,不熟悉的就难办了。随着这种场面见多了,练就了见什么人都能随口叫上打声招呼。就算不知道对方在家排行,以外貌自我判定年龄,直接叫阿叔伯婶姆,省事又不至于失礼。

也有翻车的时候。

我跟一位小伙伴小时候没怎么一起玩,最近几年反而关系越来越亲密。我每次串门自然而然称呼小伙伴爸爸为“阿伯”。称呼依据是小伙伴还有一个年纪比我们大好多的哥哥,因此我默认我爸爸年纪比较小。这个称呼持续了至少一两年。过年期间,男女老少都回家团聚,在邻居们扎堆话家常的时候,小伙伴爸爸趁此时机跟我妈妈道破真相:他比我爸年纪小,我应该叫他叔叔。好巧不巧,妈妈也是才知道这个事实,原来她也认为我没叫错人……一大乌龙。

苍天饶过谁,我想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应当脱离不开这种传承。到自己长大成人了,有小辈、孩子会被长大成人的同龄人牵引过来到我面前让叫人。

一如从前的我们,有主动又礼貌打招呼的孩子,腼腆害羞只能乖巧听话的孩子,别扭着一直憋不出来会受到批评的孩子。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经历吗?对于不好意思叫人的孩子,我赶紧转移话题,或者拉着他去玩,逃离这个社死现场,纯属当作是解救当年的自己吧。

人无完人,主动礼貌打招呼的人通常会比较受欢迎。人缺不会因为他人少一个招呼而少块肉,孩子也并不会因为胆怯害羞没有打招呼而显得“家教不好”。如果在街上迎面跟你相遇不打招呼,不是我清高不礼貌,而是我近视眼,根本看不清来者何人。

无论是作为家长长辈也好、小孩也好,还是自由的个体,希望在打招呼方面,不施加负面的深层含义,我们都可以更加包容一点,变成形态上的“你吃饭了没”、“得闲饮茶”,说不说这样一来无关紧要,可以不用回应,回应也不用实施,我不会因为没吃饭真的去你家吃饭,有空也不一定相约喝茶。这样一来,所有当事人可能会更加轻松自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招呼也是社死现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