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后代子民》 第五章 中国,法兰西 四、胜而不胜,败而不败

四、 胜而不胜,败而不败

    在晚清,两位广西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他们在中越边境上与法国侵略者英勇抗击,他们是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把入侵者牢牢挡住在中国国境线之外,他们彪炳史册,流芳百世。

其实,在刘永福、冯子材抗击法军的几年前,中国已经和法国的的“战”与“和”周旋多年。

我们先镜头集中到越南。

越南,从地图上看南北狭长,像一只海马;又因为越南土地中间细长,两头大,也有的说越南像一根扁担挑起两个竹筐。在中法战争的时候越南分南圻、中圻、北圻三个地域。其中南圻以西贡为中心,又称交趾;中圻以岘港为中心,是越南地广人稀地区;北祈以河内(越南古代又称东京)北圻以河内为中心,它与中国云南、广西相连。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王统一中国,秦王朝在岭南设立了三个郡:1、桂林郡,现在的广西一带;2、象郡,广西一部分,一直延伸到越南的北圻、中圻;3、南海郡,主体范围是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包括香港及澳门。古越南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公元968年独立了出去,后来也一直是中国的宗属国。1802年,清朝嘉庆皇帝为“南越国王”册封,越南这个名字便沿袭至今。

在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者来到闭关锁国的越南,要求越南打开大门,与越南通商,越南人不干。到了17世纪初法国第一批传教士到达越南,他们利用宗教麻痹越南人民,并且刺探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为法国大规模入侵越南做准备。1771年越南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西山起义,越南国王外孙阮福映到泰国借兵失败,这时法国天主教大教主百多禄觉得是法国干涉越南的大好时机,教唆越南王后裔阮福映向法国求救。

1787年百多禄回到法国,建议法王路易十六帮助阮福映在越南立国,从而在越南建立法国殖民地,并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中国。百多禄在给路易十六的奏章中写到:

“一、占领越南的一块地方,建立一个法国的殖民地,以获得最大利益;

二、利用越南优越的地位,与争夺殖民地的劲敌英国竞争;

三、把越南作为法国在整个远东进行侵略活动的军事据点;

四、在占领越南以后,进一步以越南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开辟一条通向中国中部的侵略道路。”

【引自(《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中法战争》第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同年11月法国天主教百多禄居然代表越南阮福映与法国签署了《越法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路易十六派兵援助阮福映,而阮福映必须把岘港、昆仑岛割让给法国。

路易十六狐疑地看着百多禄,问:“亲爱的百多禄神父,你和我签署法兰西和越南协议有用吗?”

百多禄是传教士,更是个无赖,他说:“尊敬的国王陛下,帮阮福映当上越南国王就有用,他不承认,用法兰西帝国的军舰、大炮炸到合约有用为止!”

路易十六大笑,说:“哈哈,亲爱的百多禄神父,你是法兰西帝国最称职,最美妙的传教士!”

两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是,法国传教士百多禄竟然自己采办军火,招兵买马帮助阮福映打败了农民起义军,统一了越南,阮福映王袍加身,做了越南的嘉隆王。百多禄逼迫阮福映按照《越法凡尔赛条约》割让岘港、昆仑岛,阮福映不同意,只是同意开放通商口岸。从此法国大举入侵越南,炮轰岘港,强行登陆。后来几次入侵越南,到1860年法军占领不仅占领了《越法凡尔赛条约》里面签署的岘港、昆仑岛,还占领了嘉定、定祥、边和、永隆等地,逼迫越南签署《西贡条约》,除了越南要进一步割地给法国,还要赔款,并且还规定越南与其他国家交涉时“如无法国皇帝同意,不得批准。”【引自(《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中法战争》第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法国还彻底掌握了越南的外交大权。

法国这时候在地域上完完全全把越南的南圻、中圻占领了,他们把法国驻越南海防总部设在西贡,为了入侵中国又开始谋划越南与中国接壤的北圻。

法国海军驻越南海防领事向他们的传教士大事鼓吹:越南北圻是法国对中国侵略的“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由于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到中国腹地的人”

驻西贡法国殖民总督杜白蕾,在给法国海军和殖民部的信中更加露骨地说:

   

“我们出现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各个富饶省份的天然产品出口的地方,根据我的意见,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

(以上两段话引自杨万秀、吴志辉著《刘永福评传》62页,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880年茹费理担任法国总理,他一上台就恬不知耻地说:“特别是在广大无边的中华帝国内,竭力地摄取他们自己的一部分。自然,必须征服那个巨大的中华帝国是不成问题的……,而我们就必须站在那个富庶的通路之上”。

【引自(《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中法战争》第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

综上所述,法国30多年来,从法兰西帝国,到法兰西共和国,从君主制,过度到共和制,中间更迭了几任国家性质不同的首脑,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从一人专制,到议会投票,制度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变,就是对中国的国土的窥视。它从帝皇路易十六,到总理茹费理,法国都是坚持以恒地吹响以越南为跳板,向中国入侵的号角。

很快法国在越南西贡设立法国西贡殖民部、交趾支那总督府、西贡海军殖民司令部,法国企图入侵中国的一切措施,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着。

驻扎在中越边境,越南保胜的黑旗军统帅刘永福看透了法国人的狼子野心,他对来到黑旗军驻防,想通过黑旗军中越边境防地保胜,进入中国的法国人说;“你们在河内干什么我管不着,你们就是不能进入保胜!”

法国人说:“刘将军,我们只是借路。”

刘永福斩钉截铁回法国人两个字:“不借!”

来找刘永福的法国人叫堵白蕾,他是替法军勘探入侵中国路线的军火商,之前堵白蕾勘探了越南的湄公河,到中国的澜沧江,发现这里旋窝险滩密布,不适宜走军舰大船,只有通过越南的红河到云南的元江的航道合适,这条航线水深,河面宽阔,法国的军舰可以在河道上四季通航。但是,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扼守中越边境保胜,扼守了红河上游,他就是不让法国船只通过。法国人行贿刘永福,被他拒绝,开军舰过来,被黑旗军打了回去。刘永福就是油盐不进,把守在红河上游,让法国佬看得见,就是过不去。

刘永福还打了法军两次纸桥大捷,第一次杀死法军主将安邺,还将安邺的头颅割下来,装在木盒里,悬挂在黑旗军军营示众,又杀死一大批法军高中级将领,河内城墙下堆满法军官兵死体,缴获大量枪械武器,一举替越南从法国人手中收复河内、宁平、南定等城池;第二次纸桥大捷,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打死法军主将李威利、前敌总司令韦鹥,和他们手下下军官30多名,还打死法兵200多名,夺得军械弹药无数。

刘永福扼守在中越边境,不退半步,不借路,还把法军打得落荒而逃,让法国在西方列强各国丢尽脸面。法国佬被刘永福气得恼羞成怒,狗急跳墙,他们只好发出悬赏:“杀了刘永福赏金一万,捣毁黑旗军保胜营地赏金10万。”

没有人来领法国人的赏银。

法国变本加厉逼迫越南

越南被迫签下《法越和平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在已经占领越南的土地上有充分、完全的主权,在对法国开放的口岸上,法国派军队驻扎,并让越南逼迫刘永福三天之内撤离保胜。

刘永福:“我撤你个娘,不撤!”,他还抽出腰刀,瞬间把替法国送信的那个瘦小男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右手给剁了。

但是,法国内阁总理刚必达辞职(1881年11月2日)茹费理上台任内阁总理,他是一个猖狂的侵略者,上台后立刻让法军大举兴兵入侵中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法国入侵,中国“战”与“和”争吵起来:

“和”,以李鸿章为代表。当时中国的藩国只剩下朝鲜、琉球、越南。此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国力大大增强,在1879年,日本直接灭琉球国,占领了琉球;接着日本又入侵朝鲜,企图通过朝鲜侵入中国。李鸿章认为:中国北方有日本侵威胁,西南又有法国胁迫,南北相夹,非常被动。越南瞒着清廷,擅自让法国人帮它统一国家,后来又因为法国占领越南土地越来越多,自己无法抗衡,才来找中国。越南迟早会脱离中国,中国不值得为越南打这一仗,中国也经不起北对日本,南对法国,南北同时开战的风险。李鸿章建议中国应该把国力集中布置在海防上,防止其他国家和日本在沿海攻击中国,因此不要帮助越南出兵打法国,请其他西方国家调停更好。

主战派是以张之洞、曾纪泽、张佩纶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必须出兵越南。法国占领越南就是为入侵中国,一旦法国从云南、广西攻入中国西南大门,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四川就会收到威胁,中国必须出兵越南抗击法国。

张之洞认为“法强华弱”,交战则不能不败,然而“非战不能练海防,非败不能练战”,只要有坚定抵抗的决心,就能从失败中摸索出获胜之道。张之洞以“法人屡败于刘团(刘永福),何以不馁”刺激朝廷,提出如果决心坚定,初败不馁,战术合理,就能够取胜。在防守上,张之洞主张采用守旅顺、烟台以固天津海防,守两广、闽浙以固北方海防的整体策略。在进攻上,张之洞提出持久战、招安刘永福的黑旗军、发动越南军民等建议。出于对建议合理性和办事能力的认可,慈禧将张之洞连升三级担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后立刻资助刘永福,又直接起用民族英雄冯子材,让刘永福、与冯子材分别在云南、广西抗击法军。这也就有了后面镇南关大捷的胜利。

灵越主战人物曾纪泽(1839—1890年),他是曾国藩的儿子,是晚清一位有民族气节的外交家。在(《左宗棠》②帝国砥柱)一书里从29页到35页,连续6页叙述曾纪泽出使俄国,收回国土2万平方公里的经过。曾纪泽出使俄国之前,清廷已经派崇厚与俄国签署了《里瓦几亚条约》,这条约名义上把伊犁归还中国,但却将伊犁南境的帖克斯河流域和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让伊利处于北、西、南三面受敌的境地,伊犁成为孤城。而且,这个条约还规定开放松花江,另加俄商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七处增设领事,赔款五百万卢布(合银二百八十万两)。这是一个严重有损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签订后全国哗然,因条约只有崇厚的签字,没有加盖清廷玉玺,慈禧太后又派曾纪泽出使俄国修改条约,要曾纪泽从把俄国人已经吃入口里的食物吐出来。1880年,曾纪泽接到清廷指派后立即仔细阅读关于伊利交涉的各种文件,找来最新的地图研究,又想方设法从英、法等国中打听俄国的最新情况,然后他向清廷上奏自己的谈判基地:“百折不回,寸土必争”。谈判中间俄国为了逼迫曾纪泽,在中俄边境陈兵15000人,调来60多门先进大炮威胁,同时,乌苏里江东岸,黑龙江北岸俄国增兵12000人,由20多艘军舰组成的海军舰队也从黑海出发,准备一旦开战就封锁中国沿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京。清廷怕了,慈禧太后更是胆颤心惊,多次给远在圣彼得堡的曾纪泽发来指令,变通权宜,争得一分,是一分,最重要的是不要惹出中俄战火。以此同时又把抬着棺材带兵出关到新疆,给曾纪泽谈判助威的左宗棠急调回北京,让曾纪泽在圣彼得堡与俄国谈判少了说硬话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曾纪泽硬是凭借他出色的外交能力,深入细致地了解俄国的国际国内背景,曾纪泽心里清楚俄国在欧洲的处境十分孤立,英国、奥地利、德国和土耳其都对沙俄采取敌视态度。同时,俄国内也危机四伏,而且由于不久前对土耳其的战争,财政极端困难。曾纪泽思绪缜密,坚如磐石,步步为营,寸步不让地和俄国周旋。三个月后曾纪泽终于废除了《里瓦几亚条约》,在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1881年2月24日)签下《中俄伊利条约》,条约在伊犁地区收回了特克斯河流域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商务方面,俄国在中国设立领事的地点,由七处缩减为二处。中俄陆路通商新疆至汉口一条路线,删除了嘉峪关至汉口一段;水路方面俄轮沿松花江航行到伯都讷的专条被删除。当然,中国增加200万赔款。但是,与收回的土地,权力相比这是一次外交奇迹。

合约改签后慈安和慈禧太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曾纪泽不愧是名臣之后,竟能从虎口里夺食”。

英国驻俄国公使给总理衙门发来电报,盛赞曾纪泽,说他:“逼使俄国做了从来没有做过的事,竟交还了已经吞并的土地,像他这样不流血的外交胜利,实在是一个创举”。

【引自(《左宗棠》②帝国砥柱),张鸿福著第36页,长江出版传媒,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中法战争爆发曾纪泽主张:“坚持不让”,“一战不胜,则谋再战;再战不胜,则谋屡战”。

张佩纶(1848一1903),字幼樵,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晚清名臣。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中法战争前夕上奏10多篇奏章,力主张抗法。张佩纶认为中国取胜有三大理:一、普法战争刚刚结束,法国失败后割地赔款,国力相当贫乏;二、中法间距遥远,法军到达福建要二三十日,而清军至福建快则三天,迟则十日即可到达,在人数上占优势;三、法国占领越南后,施行暴政,只要派人进行号召,越南人民就会其而响应,陷法军于四面受敌中。中法战争初起,主战。受命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

1884年7月15日,法军舰侵入马尾港后不加戒备,8月23日,法舰发起进攻,张佩纶主管福建海防,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张佩纶被遣戍。1888年获释,入李鸿章幕僚。“沙面事件”时英国公使巴夏礼向总署施加压力,不准中国惩办凶手,并拍桌咆哮。张佩纶当即也拍桌质问“你已经引起两国间的一次战争,难道还想再来一次吗?”事后,中国向英国提出正式抗议。后来张佩纶原妻去世,娶李鸿章女儿,另外他还是张爱玲的祖父。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1882年10月清廷派李鸿章与法国驻中国公使宝海谈判,宝海提出:“中国军队开进越南,引起法国恐慌,法国一定要添兵阻止,数局恐有变动,现在请撤回驻越军队,然后再商量边界及通商事件”【引自(中国近代史丛书《中法战争》第2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李鸿章一一答应,并在11月29日双方签署备忘录。法国不用一兵一卒,就迫使中国撤军。。

1883年茹费理上台任法国总理,他撤换法国驻华公使宝海,6月脱利古再次与李鸿章谈判,提出大大超出宝海原来协议内容:

一、清朝政府必须公开声明,承认“法国保护越南”;

二、法国要消灭黑旗军,中国不得给黑旗军援助;

三、通商地点不在保胜,而要直接进入中国的云南省。

上述条文李鸿章依然建议清廷接受,立刻遭到清廷部分官员强烈反对,无法缔约。最后,法国政府中断和清政府的谈判,两次追加军费,任命孤拔为远征军总司令武力侵略中国,于12月炮轰驻扎在越南山西的清军,中法战争正式爆发。清军山西、北宁失守,接着法军又攻陷太原、兴化等等,清军连接丢失驻扎越南的好些城池。

李鸿章再次与法国谈判,签下《中法简明条约》主要内容:

一、中国承认法国占有全部越南;

二、中国将所驻北祈各军立即调回边界,并对法、越所有已定与未定各条约,一律不过问;

三、法国不向中国索取赔款,但中国必须开放与越南相连的边界,听凭法商运销货物;

四、法国答应在与越南修约时,决不插入伤碍中国威望体面的字样;

五、在三个月以后,中、法两国各派全权大臣,照以上所定各则制详细条款。

但是,就在李鸿章卑微签下《中法简明条约》不久,法国又要将中国军队三个月撤军,变成三个星期内撤军,后来竟然要求三日内撤军。法军七百人强行向谅山推进,至越南北黎的观音桥,逼迫清军撤退或投降。后来,清军派联络官三人到法营交涉,法军枪杀清军联络官,向清军营地发起攻击。清军被迫还击,法军溃败,这也是历史上的“观音桥事件”。为此法国政府竟然横蛮无理,穷凶极恶地要求中国赔偿军费二亿五千万法郎(约合白银3800百万两),不然法国就直接占领中国沿海口岸抵押,法国政府要清政府7天内答复。

清政府为了安抚法国,撤销了曾纪泽法国公使的职务,同时也认为李鸿章以往的谈判一味讨好法国人,这次改派曾国荃去与法国谈判。

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时任两广总督,本来他也是个主战派人物,在唐景崧去越南寻找刘永福的时候,先到广州见曾国荃,曾国荃非常支持唐景崧支援刘永福,还给资金支持刘永福。但是在谈判中间,曾国荃收到李鸿章电报,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万不得已,无论曲直,求恩赏数十万以衅伤亡将士,似尚无伤国体;再不然听其决裂。”

【引自汪衍振著《中法战争》第409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和百度词条;“中法战争,中国须赔偿法国军费,如不答应则占据中国地段”】

曾国荃阅后,以为李鸿章受了清廷某位主事王爷,或者是慈禧太后的暗示,曾国荃决定向法国以抚恤金名义给款五十万两。

但是,法国要求最少一亿法郎,后来又说八千万法郎,十年付清。

曾国荃将付给法国五十万两的意见发到北京,北京根本不同意赔款,左宗棠当即表示了反对,他掷地有声高喊:“中国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与其赔款,不如拿赔款作军费!”慈禧太后支持左宗棠主战派的意见,决心与法国开战,给曾国荃的回电是:

“曾国荃等遽许法国抚恤银五十两,虽系为和局速成起见,然于事无补,徒贻笑柄。法使尚言须听国主之命,中国大臣反轻自出口允许,实属不识大体!”

【引自汪衍振著《中法战争》第411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

1884年7月16日的《申报》报道了清廷的意思“如法仍照前订草约,情愿不索兵费,则可重订约章,或竟将谅山守卒先行撤退;如果坚要赔款,则我国惟有以兵戎相见。”

慈禧太后接受了左宗棠的建议,8月26日清廷下诏对法宣战。

    曾国荃这才知道,李鸿章的电报全部都是他自己的主意,北京和慈禧太后都认为法军无理先打死清军代表,后又先用炮火轰炸清营,没有同意赔款。

法国远征军司令孤拔见中国政府不肯赔款,决定给中国颜色看看。孤拔率领法国远东舰队攻打福州,他们把福州的的11艘军舰,19艘商船,在30分钟内全部摧毁。接着又把福州造船厂也炸毁,这就是有名的“马尾海战”,负责福州防务的主战派张佩纶被解职。

法国为了谈判赔款更加有利,孤拔又马不停蹄地带领舰队攻打台湾,炮轰基隆。兼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是个身经百战,有着20多年的战争洗礼的将军,他先抑后扬,在基隆先被法军占领后,带领着清军与法军周旋巷战,结果清军胜利,刘铭传率领将士们用枪炮,把上岸的法军赶了回去,打出个基隆大捷,孤拔入侵台湾以失败告终。此战最后统计法军死亡2人,伤30人,其中重伤11人,缴获大炮4门,帐篷10顶,快抢近50枝,还有衣物、锅碗瓢盆一大堆。清军无一人伤亡。

紧接着就是扭转中法战争的关键之战——冯子材和清军将士打下的镇南关大捷!清军攻克文渊、谅山,毙法军近千名。

这是晚清对外唯一的一场胜仗,全国沸腾,西方列强愕然。

法国国内茹费理危机四伏,法国人民因为不愿承受高额军费罢工大游行,他们高喊着:“反对战争,坚持和平,茹费理下台!”的口号一直游行到法国内阁办公大楼前,总理茹费理骤然下台,从后门溜出。

夜空像一块洗净巨大无边的蓝布,幽幽地向天穹无尽延伸,干净透亮;点点闪烁的星空,嵌缀在蓝色的夜空里,把人的思绪牵扯到更遥远的空间里。冯子材、曹陪阳这会他们各骑着一匹马,在凉山的山野上散步着。

曹陪阳望着远方,又有所感触地问冯子材:“老军门,河内的夜景一定比凉山的更加幽蓝。”

冯子材看了看曹陪阳笑了:“曹参军,你也打仗几年了,还是秀才情怀。”

曹陪阳也笑了:“哪有什么情怀,我就是想早一点打到河内。”

冯子材:“唔,河内是个好地方。”接着冯子材又问曹陪阳:“曹参军,凉山到河内多远?”

“老军门,260里路”,曹陪阳答到。

“顺利的话,我们一天就打到河内去了。”冯子材自言自语地说。

突然间,一阵冷风吹来,曹陪阳莫名地有了一分担忧:“老军门,我们在凉山两天了,还不开拔,不会不打河内吧?”

冯子材满怀信心地说;“打仗,讲的就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当然攻打河内。香帅(张之洞)意思也是要我们穷追猛打,我们一定打要到河内去!”

平地的尽头却是悬崖,他们前进的步伐就在凉山嘎然而止。

李鸿章最早知道茹费理内阁倒台,和镇南关大捷的,他认为此时与法国议和是最佳时刻,于是他立刻写奏章给清廷:

“茹退不必专为越事,但新政必反旧政所为,且凉山已复,若此时平心议和,和款可无大损,否则兵又连已。”

【引自汪衍振著《中法战争》第65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

以此同时,张之洞、彭玉麟都分别给清廷奏章,力主扩大战果,乘胜追击。

    冯子材、刘永福从东西两个方向准备继续朝越南腹部冲锋陷阵。

但是,他们等来的是撤军的命令。

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1885年6月9日),清王朝的全权代表,钦差大臣李鸿章在《中法会定越南条约十款》,签上自己的名字:李鸿章。

条约主要内容:

一、清政府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

二、在中越边境上指定两处通商,一在保胜以上,一在凉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法国政府也可以在此设领事馆;

三、法货进入云南、广西边境时,应减轻税率;

四、以后中国修筑铁路时,应向法国人商办;

五、法国撤走基隆、澎湖的军队。

【引自(中国近代史丛书《中法战争》第6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通过这一条约,法国达到了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它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首次在中国夺得了修建铁路的权利。

此条约一出,冯子材、刘永福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曹陪阳听说条约内容,更是像一个被人卸了骨架的肉体,他瘫在地上,被人抬了贵港老家。曹陪阳觉得自己信念没有了,人成了一个空壳,他足足躺在床上病了半年。

将士们更是抱头痛哭,他们都觉得葬送了成千上万将士们的鲜血,本来已经打回来的城池,又被法国在谈判桌上不费吹灰之力夺了回去,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今后中国修铁路,还要与法国人商量。

左宗棠对李鸿章停签订的条约破口大骂:

“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这次条约,让中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取夺的胜利,剩下的成果寥若星辰,故常常被历史学家说中法战争结果是:

“胜而不胜,败而不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平天国的后代子民》 第五章 中国,法兰西 四、胜而不胜,败而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