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分享了自己在儿童阅读活动中关于孩子纪律或者规则的观察与反思。晚上和瑶瑶交流时,她也提到课堂中孩子们的纪律问题,让她很焦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际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没有办法回避“纪律”问题,或规则。
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班集体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那么我们要思考: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管理,还是促进个体的成长?纪律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我们要明白纪律教育不是只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还要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儿童个体发展来思考。那就是在提高孩子自尊的同时引导自主和自律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自己判断正误。我们作为老师开展纪律或者规则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儿童成为快乐的,有责任心的,有价值的人。
建构主义的纪律教育观强调尊重并了解儿童,发展儿童的自主性,让儿童成为规则的主动建构者和自愿遵守着,我们作为老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儿童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控制儿童。那么我们要为孩子长期的纪律教育而努力,同时将纪律教育的方法与问题行为的成因相匹配,以此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有效的纪律教育方法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生理,情感,智力以及社会性发展的了解之上,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
纪律教育是引导和教,是将孩子的不良行为看成教导的机会。而不是孩子做了我们不喜欢的事而被惩罚。
我们的儿童阅读沙龙活动特点就是以阅读为核心来设计活动,透过活动观察孩子的行为,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来逐渐支持,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内在的纪律。对于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我们都抱着接纳的态度去探寻背后孩子的需求和多元因素。
建构主义的纪律教育观,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学习,努力,才能支持到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