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越多越无能:开篇

朋友介绍相亲,先微信聊聊吧。

你有什么爱好啊。

老王这么实诚的孩子,就把亚马逊评论者排名截图发过去了,说我喜欢读社科、历史类图书,靠写书评成为百佳评论者。

收到两个字:呵呵。

没下文了。


2017年,你要是百度成都房价,十有八九,会看到老王在知乎写的回答。

我们一群人,在2016年成都房价上涨前一个月,大体预判对了当年的涨幅、上涨逻辑。

说这个,是想证明,老王的阅读,没有脱离实际,阅读也是阅世。

可是正像一个热门问题里问的那样,“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老王读了一两百本书之后,依然春节没钱回家,大年三十吃馒头就辣酱。


要是去看心理咨询师,咨询师一定会说,你这不是抑郁症,抑郁症是过得挺好,自己觉得不好,你这是真没过好。能来做咨询,说明你还是挺乐观的。


直到接触了“劝退学”,了解到“避雷针学科”的概念,老王才明白为什么过得这么差。


什么是“避雷针学科”呢?所谓“避雷针”是相对于“金字塔”而言的,描述的是这个行业的收入分布构型——我们可以用一个函数来描述这些概念:


定义一个变量r表示一个从业人员在对应行业中的排名(用百分数计算),例如当r取50%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在本行业内能排到前50%,而当r取到10%的时候你的排名即为本行业前10%。


对于一个金字塔构型的行业来说,在r的整个取值范围内,每当r减小(意味着排名提升)的时候,对应的收益I(包括但不限于收入)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像CS相关行业的提升幅度就相对较大,而传统工科的提升幅度可能就显得比较小。但总的来说,在整个取值范围的区间内,当r减小的时候,I一定会获得明显的上升(当然绝对值会有大有小)。如果你能做到这个行业的前50%到前20%,那么你会获得非常显著的收益,足以让你过上体面的生活。


然而对于避雷针构型的行业来说,避雷针的针尖,比金字塔的塔尖狭窄的多——换句话说,如果不考虑转行的话,那么你做到这个行业的前50%,和前20%,收益相对来说是差别不大的,并且绝对数额都非常低,只有温饱的水平。想要获得不错的,足以支撑体面生活的收益,你必须一定要做到这行业最为顶尖的5%甚至1%——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状元永远只有一个:在金字塔行业,你最多只要成为进士就可以锦衣玉食,然而在避雷针行业,只要你成不了状元,哪怕你当了榜眼或者探花,你也一样逃脱不了饿死的命运



出版业不发达的时候,教育不普及的时候,知识是稀缺的。

一个人积累知识多一点,比正常人多个二三倍,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出版业越来越发达,教育越来越普及,积累知识,就成了“避雷针”行业。

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靠“博闻多识”过上体面的生活。

比如说在亚马逊成为十佳评论人,或者像吴伯凡老师那样,几千本书打底,又有天分,才会有渠道来把知识变现。




老王本来是搬砖搬得累了,想多明白点道理,将来做个幕僚。

却不知幕僚只在教育不普及的时代才能成为“职业”。

今时今日,无论向内向外,幕僚的作为一个“职业”都不会再有了。


向外,一路一带,产能输出,需要的是工程师,项目经理。

向内,服务业GDP占比提高,需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服务生,有点小钱的投资人。


读了百十本书,自以为有点知识的中年人,只配得到两个字:

呵呵。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越多越无能: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