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笔记――话题三: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

话题三: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原文:“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朱光潜先生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学者,“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这两句话道出了治学的精髓。知识自有其广度,也有其深度,弃广度只求深度,或弃深度只求广度,在治学中都是不可行的。广而不深则学不精,对一切学问的追求只能停留于表面,这对专业度要求高的学科来说定不能胜任;反之,深而不广则易狭隘,在学习的进程中很容易出现钻牛角尖、思维固化的瓶颈状态,这对技艺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势必造成阻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有这样一个特点:让刚进高校的学生先学习一到两年的通识课程,比如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自然历史方面的必修课程,再搭配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大学新生对各个学术领域都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并逐渐提高批判性思维,最终发掘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以对于治学,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境地,这一点毋庸置疑。有句话说的好:"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只可惜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学在办学中还存在着“通识教育缺通识”的困境,对究竟该通什么、如何通的问题仍在探讨中,因为许多学生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丝毫感受不到任何乐趣,只是单纯为了获得学分而草草应付,等考完试后早已将一切抛之脑后。这种对学习主体性以及大学精神追求的缺失,是现在我国大学教育的最大弊病。

最近我读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那时的大学》一书,书中收录了胡适、冯友兰、季羡林等国学大师的随笔,记录了他们大学生活的许多画面,而朱光潜先生的这篇《谈读书》也收录其中。在这本书里,有胡适分享的他选择科系的故事,有冯友兰讲述老北大老师们的趣闻轶事,有季羡林讲述两门功课对其终生产生的影响,还有梁实秋抒发对清华的感激之情……所选的文章里既流露出当时的青年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迷惘,更饱含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怀念。毋庸置疑,他们在学术和文化上出类拔萃的造诣,与他们在大学所受的熏陶有着莫大的关系。 

反观我们今天在大学教育上的瓶颈,有办学体系和教育改革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己的问题,虽然教育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最起码能多读书、读好书,不至于让自己那么狭隘、冷漠、自私、懒惰,白白辜负韶华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笔记――话题三: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