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第3讲自卑情结》有感

今天听郭老师讲《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三讲《自卑情结》,收获颇丰。


郭老师从现行教育中的评价机制导致了学生的内卷和焦虑开篇,又放了一张乌镇饭局的图片,让我们看到对学困生的不友好所反映的社会对职业的歧视,看不到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价值,比如环卫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认同,而办公室白领成了人人追捧的职业。中国社会阶层九层金字塔,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社会现实,也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产生的源泉。


凡事有度最好,自卑感是人对自己弱势处境的认知和感受,它实际上是我们追求优越的动力,即俗话说的哀兵必胜。《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对贫穷的自卑感,是他发奋读书要取得成功的动力。但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就形成了自卑情结,会夸大困难,对生活丧失勇气,并且用错误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这是我们要避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仍然否认自己曾经不堪的历史,这就是自卑情结。一些从小穷怕了的人,在从政掌权之后疯狂的贪污揽财,就是以错误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但最终触犯法律。

自卑感的表现有身体缺陷方面和能力欠缺方面,比如口吃、佝偻、怯懦、懒惰、过分敏感和行为失控等。


有自卑情结的人,就像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虽然看起来不想让别人靠近,但内心深处却是最柔软的,非常需要别人接纳和尊重。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尊心又特别强......他们缺乏勇气,害怕别人嘲笑,却需要爱心和温暖。

比如懒惰的人,它实际上是用懒惰来掩护自己的无能,也是他追求优越的一种方式。我们希望别人说我们懒惰,胜过别人说我们无能。说我们无能,那就是从本质上否定了我们的能力,就会给别人形成不好的印象,而能力的改变是不容易的。但如果某人懒惰却给了大家相信他的理由,他的潜台词是,假以时日,一旦人勤快起来,能力就会大大展现,只会被别人惋惜而不会被看不起。

知道了这些之后,如何克服自卑情结,重新获得勇气,拥有自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郭老师围绕着如何克服自卑情结提到了五个方面,一是正确看待成绩,二是清楚方向极限,三是鼓励儿童承受痛苦,四是培养学习的独立性,五是正确看待生命的不完美。

在正确看待生命不完美这部分,郭老师展示了绘本《失落的一角》,这个绘本形象的让我们看到了不完美的意义,充满了哲学思想。郭老师在讲优越感的时候,也提到了一个绘本叫《敌人派》,讲到了用共情和欣赏的办法来化解矛盾。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和进行适当的行为训练,消除自卑情结,重拾生活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第3讲自卑情结》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