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更恰当的推动人的成长方式,去帮助人成全自我。——张文质

看到文质老师的这句话,我就努力地去寻找自己在当老师的这些年中,有没有采取一些恰当的、能够推动学生成长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成全自我。

大概是前年,我参加了一次09级学生的聚会。席间,学生们每人都说一两句话,也算是喝酒行令的一种方式,有个男生的讲话让我很是意外。他说,“老师,您还记得开学第一天你让我们每个人都到讲台上去做自我介绍吗?您还记得当时我就是那个不敢上台,不敢当众讲话的孩子吗?”

哦,我记得,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很耐心地去等,等待他勇敢地鼓足勇气,走上讲台。然后大家回馈给他热烈的掌声。

“老师,谢谢您!从那以后,我开始敢于抬头面对老师和同学,我才知道勇敢一点才能突破自我!”

这里学生提到的鼓励学生上台做自我介绍,其实是当初我非常无意识的一种做法,就是单纯想通过一种这样的方式去认识和了解学生,同时也选拔一些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来作为班干部的人选。后来我发现让孩子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都非常有益。比如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一部分同学的发言带动班里的集体正能量,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每次上台都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肯定,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认识到这个无意识的做法可以有那么多优点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给学生们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走上讲台,锻炼自己。

一、争做“小老师”

我喜欢运用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的时候就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搭配。每一届学生我都喜欢给学生创造上台讲题、进行展示的机会。尤其是在讲几何证明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题目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进行推理证明,这时候就会引起学生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上台进行讲解。

学生们刚上台的时候,他的站姿、他的语音语调、他的板书,一定不会像一位成熟的老师一样那么规范,需要老师耐心的加以指点,台下的同学也会有样学样,慢慢的进步。这时候不用怕学生出错了,因为学生出错了,台下同学才会看得更仔细、听得更认真。

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去看,他们是特别喜欢看“热闹”的,当同学在讲题的时候,他们会听得格外仔细,总想挑出一些“毛病”,以显示自己的能耐。通过这种方式,如果再加上一些小组评价的激励方式,课堂就会更生动有趣。

当然这些“小老师”也不一定只是站上讲台才是小老师,在同学之间给学生讲题也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当一个小组中,实力最弱的学生也能当“小老师”的时候,会是这个小组最高光的时刻,引来其它小组无数羡慕的眼光。其它小组也是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争取领先不落人后呀!

二、班会“我主持”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应该要学着做一个“懒惰”的老师。学校每周一下午是固定的班会时间,班会要讲什么,学校倒是有统一的班会课资源。但是,学生们真正需要什么,有时候是他们自己最知道的。

“下周的班会课,大家有什么好的创意吗?”我一般会提前1~2周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报名。学生们会特别上心,先去观察班里最近有哪些需要整改的地方,确定了主题就去网上搜集资源,还会精心制作PPT,然后自己来主持班会。

这个小组主持完了,我还会让台下的同学们去表达一下对他们的评价,同时作出一些补充。班会课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学生们需要的,想要表达的,才是真实的有教育意义的班会课。

三、班级“我管理”

“哎呀,毛老师,你们班为什么总有人会告诉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呀!”

这些来告诉我班里情况的孩子可不是我安插到班里的“眼线”哦!只不过是他们热爱班级,有了“班级是我家”的自我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孩子的的这种自我管理意识,我采取过很多措施,比如值日班长,比如班级日志,还有家校漂流本等很多种方式。但是,我发现,所有这些措施要想起到效果,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对学生们的认可和信任。

比如当班级收到罚单,相信大多数班主任都会非常生气,对犯错的学生大声呵斥一番。我就想孩子其实谁都不想给班级故意抹黑的吧,校卡忘戴了,怎么想办法让他每次来的时候都想着摸一摸别忘了;卫生没干完,就想办法下次早来或者加派人手;纪律不好,就想办法整顿纪律。

“杀鸡儆猴”,有时候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作为老师也要知道,学生们其实是一个整体,你责罚、警告其中的一个,其他的同学其实也心惊胆战,心有戚戚焉。

老师的包容和引导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有了把班级当成是“家”的归属感,他才愿意为这个“家”做出改变,做出自己的努力。

推动学生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推动教师自己的自我成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其实是学生的“范本”,是对学生影响力最大的人。甘为人梯,也要把自己这把梯子扎得更牢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甘为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