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王兮老师讲授的《班本课程与实践》第二讲,有了些许思考。
王老师首先邀请两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优秀作业,分别谈了自己班本课程的实践、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分析了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最后,王老师着重讲了自己对课程发展趋势的判断。
王老师认为,未来课程发展趋势是——指向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不管是北京十一中学、还是先锋学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都是源自于大家对现有教学的反思,学习效率低下,兴趣不浓,而这种结果又主要是因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不正确,对学习主体的认识不够倒致的。所以,很多教育改革都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开始的。比如,北京十一中学的走班制,先锋学校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等。
王老师认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是教师教,学生听,这是单一的、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这种学习方式效率最低下,是一种浅学习、被动的学习。
说到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接了个新班,语文课上,如果你只是一味的自己讲,学生听,真正听课的人最多也就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要不在用手折纸、玩笔、乱涂乱画,要不就与同学在交头接耳,要不就坐在位置上发呆。说到这,有朋友肯定要问,那肯定是你讲的课太烂,学生都没有兴趣听。我想说,我是尽可能的眉飞色舞、风趣幽默了。我听数学、英语学科的老师说,他们上课还更乱,更多学生不听课。我后来,改变了一下我的上课方式,首先,我用任务驱动式,每节课布置几个任务,先个人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最后由小组同学上台汇报,并与台下的学生互动交流,我只在旁边做助手,在关键处鼓掌、点拨。嘿,效果还真不一样,动口、动手、动脑,几乎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了,折纸、玩笔、乱涂乱画、走神的同学少了。
前两天,我听了一节数课,在那个课堂上,那个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讲,只有两次下到学生身边观察学生的表现。结果是,我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学生旁边坐着,我一眼看过去,也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没听课。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学生,那练习本上全空白,老师讲的时候,他一直在画画,也不订正,也许也听不懂了,看样子,是天天都这样上课。他的同桌听了十分钟左右也开始画画。第三组后两排的同学在前后桌讲话,几乎没听课。最角落那个学生索性在玩球,有几次还弄出不小的声音。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少数几个同学在回应着。这样的课堂,学生主动性在哪?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训练?学习质量何以保证?
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只是个例呢?据我了解,大多数老师都还是采用这种最简单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只是,有些老师讲得精彩些,有些老师枯燥些,有些老师用自己的威严压得学生更安静些,有些老师要求更松散些。这些不一样,只是让听课的学生数会有些许变化而已。但是,是否有深度学习,是否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否尊重学生,是否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课堂,这都得打上个问号。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不去改变?老师是否有课程改革的自主权?我非常赞同徐莉老师在《未来课程想象力》中说到的,“教育专家和管理者不敢不愿放权,同时,老师们压根也不想要”我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我发现在很多学校,老师有很多很多很琐碎的事情要做,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种欲望去改变。老师们更多地是能少做一点就少做一点,能简单一点就简单一点。
所以,正如徐莉老师说的,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是否令教量愿意承担,能够承担课程的责任。只有教师观念的改变,同时给予老师更多帮助和支持,提升老师的课改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实现学生深度有意义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