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这样高级又舒服的活法你不想要吗

很难给这样一本奇书归类,它讲的是心理学的内容,但又有点哲学的意味,还通俗易懂顺便教我们如何得到更高级的幸福。

我更愿意用一个词来定义它——秩序感,一本能够让心灵得到秩序感的书。

最近读到的几本书《时间看得见》《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样读书就够了》,冥冥之中很有缘分,讲的都是怎样将自己的人生、时间、阅读变得有秩序感。


亲自实践“制造心流”


一、大多数人都在浅浅地活着,你要有质感

那不勒斯的旧城区有个卖古董的老头,他的生意不怎么好,只能勉强维持他的温饱。

有一天,一个贵妇路过他的店铺,看上了一个小玩意儿,老头随口报了一个高的离谱的价格。贵妇欣然接受,但是老头甚为惊讶,并且拒绝了这个生意。

老头解释说:“夫人您不能这样,您不能这么痛快就买下它,您要和我讨价还价压低价格。”

在老头看来,他做生意的喜悦和成就感就来自于和顾客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中,他说;“如果今天我食不果腹,那为了生存我会做这个买卖,但是我今天有充足的食物,这个买卖就可做可不做。”

我们暂且不论这个老人和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商人谁更高尚,我们只看这个老人如何看待做生意这件事情。你来我往的杀价使他快乐,他沉浸于此,他的快乐就来自于做生意的过程。

这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要分得清什么是喜悦,什么是欲望。

在牧场上挤一辈子牛奶的老妇人不见得比每天买买买但是内心空无一物的贵妇更高贵。

每天在车间工作十个小时的工人如果他的乐趣就在于控制机器的运转,那么他得到的快乐也不见得比有权有钱但是无比焦虑的老板少。

二、会不会利用闲暇时间

生活在大都市,每天都是拥挤的地铁,忙碌的工作,每周最大的期盼就是休息日来临的时候。但是就像这本书中说到的:“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

据我观察,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一方面,互联网电视机带给我们很多视觉化的体验,但是就像是这本书里说到的“我们只会每天花几个小时看演员在虚拟的情境中假扮出生入死,也不肯冒险贯彻自己的信念。”

这些我们被动接受的娱乐只不过是能够暂时吸引我们无处安放的注意力,但在这些设计好的体验过程中,时间过后,我们不会有什么成长。只是会一边感慨自己虚度光阴,一边期待下一个休息日,实际上下一个休息日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不知道干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说,工作之外的八小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倒不是要求我们必须苦哈哈的读书学习提高自己,而是就算我们把这些时间用来娱乐,也要玩出花样。

电视机是一个会使人变笨的发明,手机又何尝不是这样?

三、高级的活法同样可以充满烟火气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人,“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是因为那些道理终究距离我们太遥远了。换句话说,不具有操作性的道理都是耍流氓。

按照《心流》这本书的理念,一个人如果想要达到这种状态,简单来说只需要有“目标、反馈”即可。

而这个目标,并不一样要非常高大上才可以,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最近隔壁楼在装修,仅有一墙之隔的我可真是感觉糟糕透了,时不时就会传来响彻整栋楼的电钻声,别说睡懒觉或者学习看书了,连做做家务都无法安定下来。

中午一点的时候,看书有点累了,恰好家里的卫生也需要打扫,尽管觉得时间宝贵,也还是要抽出时间打扫卫生,索性就拿出一个下午打扫卫生吧。

按理说,打扫卫生向来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浪费了时间不说,除了房间可以变得整洁些也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益处。

然而,当我无意中把“心流制造法”用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以往可能半个小时就会觉得很累,今天竟然连续忙碌三个小时而一点都没有感觉累,将飘窗上最近囤的一堆书码整齐,以及洗衣服整理物品等各种琐碎的的事情,那些以前在我看来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竟然充满乐趣。

仔细分析,最初的原因是我的观念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从以前的“只要房间看的过眼下得去脚就行”到现在“我要让我的知识,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的物品都充满秩序感”。这样一来,本来不得不做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从凌乱不堪到整齐有序,这可以说是我在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具有“秩序感”的过程中的第一个小成功。当然装修房间的声音更不会打扰到我,我确信尽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我也运用书中的方法达到了至少80%的心流状态。

总之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推荐阅读,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活的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流》——这样高级又舒服的活法你不想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