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读书笔记(五)

      今天我阅读了《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第一章的第四节——不同操控程度的专题教学。

      李老师说,根据教师的操控程度,专题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一、传递式专题教学

      这一类专题教学的教师操控程度最强。一般流程是教师从作家作品中提炼一个研究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师感兴趣的,也是他本人有能力研究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结论,设计连续性的问题或学习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抵达自己的研究结论。这样做的优点是使学生获得了更为深广的结构性的知识,其不足在于这些结构化的知识仍然是教师的知识,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的,也因此不能更好地体验学习过程,研究学习方法。

        二、限定式专题教学

        教师在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方面的操控程度相对弱一些,但仍然要求全体学生共同研究一个专题。这就限定了学生学习的起点,虽然教师并没有像第1类那样预设结论,但忽视了学生的选择权。

        三、开放式专题教学

        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操控程度最弱,开放式专题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源头上赋予学生选择权,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核心阅读材料及研读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深度研究。

        这种类型的专题教学对教师素养要求很高,教师对阅读材料要高度熟悉,才能随机应变;对学生要充分关注,才能因材施教。

          开放性专题教学自身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缺少对学生选题价值的评估和指导,往往由着学生兴趣来。研究内容流于空泛,研究方法“随心所欲”,研究质量难以保证。学习评价主观性强,尤其欠缺对学习成果的规范评价,一味以鼓励、表扬为主。学生的读写质量经常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四、发现式专题教学

        对教师来讲,“阅读——发现——探究——表达”构成了完整的阅读活动链,并在备课过程中不断被强化,最终内化为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如果教师能通过适当方法使学生形成如此完整的阅读活动链条,自觉内化其“支撑条件”,阅读教学也就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了。

        主张使学生经历“阅读——研究——表达”这一学习过程,用以实现专题探究,深度理解的教学方式,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专题教学。

        在发现式专题教学中教师操控的不是“知识”,更不是学生,而是“程序”和“标准”。所谓“程序”,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所谓“标准”,是指阅读发现质量、选题质量、研究质量、写作质量和学习表现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只有让学生有动机,有秩序,有法则地“动起来”,教师才可能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

        最后,李老师强调,教学方式不能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关键看谁来用、何时用、怎样用和给谁用。从未尝试过专题教学的教师,不妨先从传递式做起,看一看教课文和教专题有何不同,再尝试全班共同研究一个专题,多给学生自主权和表达权,待到能够驾驭“一人一课题”,“一人一研究”,“一人一作品”时,再根据学生情况决定选择开放式还是发现式。

      我的思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要先经得起考试成绩的考验。在此前提下,教师再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班级学情,选择实用且适用的教学模式,才是聪明之举。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读书笔记(五))